[发明专利]在胎圈区域中的胎体增强件由增强元件层增强的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1104.8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0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G·萨拉斯;A·德乔治;A·多明戈;S·诺埃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5/06 | 分类号: | B60C15/06;D07B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于高瞻 |
地址: | 法国克莱***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 中的 增强 元件 轮胎 | ||
1.具有径向胎体增强件的轮胎,所述径向胎体增强件由至少一个增强元件层组成,所述轮胎包括胎冠增强件,所述胎冠增强件本身由胎面径向覆盖,所述胎面经由两个胎侧结合至两个胎圈,所述胎体增强件的至少一个增强元件层通过围绕胎圈线的向上翻边而锚固于每个胎圈中,所述胎体增强件向上翻边由至少一个增强元件层或加硬件增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加硬件的增强元件为具有饱和层的非包覆的金属缆线,所述金属缆线在所谓渗透性测试中具有小于5cm3/min的流速,且特征在于分隔加硬件与胎体增强件向上翻边的端部的聚合物共混物的厚度严格地小于3.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谓渗透性测试中具有小于5cm3/min的流速的具有饱和层的非包覆的金属缆线为具有至少两个层的缆线,且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内层外覆由诸如优选基于至少一种二烯弹性体的可交联或已交联橡胶组合物的聚合物组合物所组成的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加硬件的具有饱和层的所述非包覆的金属缆线在所谓渗透性测试中具有小于2cm3/min的流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的增强元件为在所谓渗透性测试中具有小于20cm3/min的流速的金属缆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的在所谓渗透性测试中具有小于20cm3/min的流速的金属缆线为具有至少两个层的缆线,且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内层外覆由诸如优选基于至少一种二烯弹性体的可交联或已交联橡胶组合物的聚合物组合物所组成的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的所述金属缆线在所谓渗透性测试中具有小于10cm3/min且优选小于2cm3/min的流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加硬件的所述增强元件为具有[L+M]或[L+M+N]构造的饱和层的非包覆的金属缆线,所述非包覆的金属缆线包括由至少一个中间层C2围绕的第一层C1,所述第一层C1具有直径d1的L根帘线,其中L为1至4,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层C2具有以节距为p2的螺旋缠绕在一起的直径d2的M根帘线,其中M为3至12,所述层C2任选地由外层C3围绕,所述外层C3具有以节距为p3的螺旋缠绕在一起的直径d3的N根帘线,其中N为8至20,且特征在于由基于至少一种二烯弹性体的可交联或已交联橡胶组合物组成的护套以[L+M]构造覆盖所述第一层C1,并以[L+M+N]构造覆盖至少所述层C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层的所述增强元件为[L+M]或[L+M+N]构造的层状金属缆线,所述层状金属缆线包括由至少一个中间层C2围绕的第一层C1,所述第一层C1具有直径d1的L根帘线,其中L为1至4,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层C2具有以节距为p2的螺旋缠绕在一起的直径d2的M根帘线,其中M为3至12,所述层C2任选地由外层C3围绕,所述外层C3具有以节距为p3的螺旋缠绕在一起的直径d3的N根帘线,其中N为8至20,且特征在于由基于至少一种二烯弹性体的可交联或已交联橡胶组合物组成的护套以[L+M]构造覆盖所述第一层C1,并以[L+M+N]构造覆盖至少所述层C2。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C1的帘线的直径为0.10至0.5mm之间,且特征在于所述层C2、C3的帘线的直径为0.10至0.5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层C2、C3的帘线的直径小于0.22mm。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外层C3的所述帘线缠绕的螺旋节距为8至25m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11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门道娱乐设备
- 下一篇:用于高亮度显示器和系统的子像素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