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具有中间隔离空间的外板和内板的结构的建筑嵌板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60874.0 | 申请日: | 201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8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A.克拉杰;M.兹尼达西克;M.哈利洛维奇;M.夫尔;B.斯托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CBS完整建筑解决方案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4C2/38 | 分类号: | E04C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赵燕青 |
地址: | 斯洛文尼亚*** | 国省代码: | 斯洛文尼亚;S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为 具有 中间 隔离 空间 结构 建筑 嵌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归类为土建工程的技术方案,具有使用复合的预制嵌板的原理完成的整体式隔热和隔音材料,具有基于聚合物和钢金属片材的侧面框架,所述嵌板用在建筑外墙--整体式以及挂式建筑物立面中。
建议专利分类:E04C2/38E、E04C2/38C。
背景技术
面对作为最为用户友好的能源形式的液态化石燃料的不断减少的储备,我们的文明社会面对着对于使用余留能源的新方式的需求。方式之一还是减少在建筑的采暖、致冷以及建造方面的能耗。建筑物的隔热对于实现能源消耗的降低是重要的。关于有效隔热的增大需求导致了具有低导热率的隔离系统。这种系统是基于复合嵌板:该复合嵌板使用真空嵌板、纳米泡沫、气凝胶或者用于其隔离芯部的充有气体的复合物。使用这些芯部的建筑嵌板通常不能利用这些芯部来提供所述嵌板的承载能力或者刚性,因这种隔离芯部在机械方面较弱。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出复合嵌板的此种构造,其中外板和内板利用侧面框架为建筑嵌板提供刚性箱状构造,所述建筑嵌板包括可选的隔离芯部。所述框架必须通过内板和外板之间的机械连接及其自身的刚性来提供所述嵌板的刚性。如有可能,所述框架应允许有效地阻止嵌板因建筑物内的温差引起的热传递并允许嵌板的膨胀作用,特别是在建筑物的外部。
现有技术的特征在于三组相关的嵌板。第一组示出了具有复合建筑嵌板的聚合物接界/强化的各种实施的嵌板:EP1333129,GB2344834,GB2451275和W02005070803。在如下专利子组中记载了尤为重要的特征,其中聚合物接界/增强与内部钢筋组合:FR2813624,US2004231275和US4993204。第二组包括其中基于钢筋或间隔件构建嵌板的专利:EP1312725,W09845545。第三组包括讨论了用于连接第一组和第二组中元件的粘结件选择的专利:W02004073973。
专利FR2813624描述了聚合物增强材料,其相当有效地阻止了多余的热传递,并且与用于嵌板的另外通过承载隔离芯部支撑的钢筋型材结合来提供适当的增强。为使用非承载隔离芯部,诸如上面引用的技术问题中所必需的,从嵌板刚性的角度来看,使用根据专利FR2813624的简单的热塑性挤出物诸如例如PVC是不够的,并且无法提供线性的温度膨胀系数上的匹配。使用PVC会使得内部钢筋的使用增加,这将有损于该增强材料的非常需要的耐热性。专利EP1333129建议使用玻璃增强的拉挤型材(pultruded profiles),其可用于具有承载芯部而不具有内部钢筋的嵌板,但该方案不能用于不具有承载芯部的系统。
专利W02004073973限定了如下的用于附接侧面框架的粘结件:该粘结件应选自聚氨酯、环氧树脂或者丙烯酸甲酯群(methacrylate group)。该粘结件应该具有至少2MPa的拉伸和/或剪切强度。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已经指出具有仅至少2MPa的强度的粘结件不能满足建筑嵌板中的使用标准。我们实验使用的聚氨酯粘结件具有显著超过2MPa的强度并且具有大于1000MPa的弹性模量。在将嵌板附接到建筑物上之后,在夏季外板在约2个月后脱落。在暴露于10℃和75℃或更高温度之间的变化的昼温之后,具有高弹性模量的硬聚合物粘结件表现出粘结性能的损失。该事实已经知晓相当一段时间,建筑用中空玻璃覆层没有承载隔离芯部,其中外部玻璃仅用具有直到1.5MPa的弹性模量或20至35肖氏硬度A的硬度的软性硅酮胶来附接。然而,在中空玻璃工艺中,玻璃本身并不提供玻璃嵌板的刚性。刚性由通常整体构建在建筑物内侧上的大的金属元件来提供。
发明内容
上述的技术问题通过作为具有中间隔离空间的外板和内板的结构的建筑嵌板来解决。根据本发明,建筑嵌板的问题通过附接固态结构连接部1的外板11和内板12来解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结构连接部1通过具有适当厚度和硬度的粘结件而附接至板。建筑嵌板是具有外板11和内板12的结构,而在板11和12之间布置有中间隔离空间,其中任何种类的隔热和/或隔音材料优选地不与板11和12结合而形成实体结构。连接部1包括在板11和12之间的连接件。连接部1至少沿着嵌板框架的纵向部分实施。此外,连接部1包括附接的聚合物基型材2或者由至少一个间隔件组成的间隔件堆叠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BS完整建筑解决方案研究所,未经CBS完整建筑解决方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08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