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碱金属分离和回收方法以及碱金属分离和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58613.5 | 申请日: | 2011-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9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谷口雅英;高畠宽生;佐佐木崇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01D61/58 | 分类号: | B01D61/58;B01D61/02;B01D61/36;B01D71/56;C02F1/04;C02F1/44;C22B9/02;C22B26/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丁业平;常海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碱金属 分离 回收 方法 以及 装置 | ||
1.一种碱金属分离和回收方法,包括:通过使用纳滤膜从含有碱金属的原水中分离出含有所述碱金属的透过水;以及通过后处理回收包含在所述透过水中的所述碱金属,
其中,构建至少两级纳滤膜单元,并且前一级纳滤膜单元的浓缩水被用作后一级纳滤膜单元的供给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金属分离和回收方法,其中,在所述纳滤膜单元中,第一级纳滤膜单元和最后一级纳滤膜单元彼此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碱金属分离和回收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级纳滤膜单元的纯水透过性能低于所述最后一级纳滤膜单元的纯水透过性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碱金属分离和回收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级纳滤膜单元中硫酸根离子透过率与碱金属透过率的比值小于在所述最后一级纳滤膜单元中硫酸根离子透过率与碱金属透过率的比值。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碱金属分离和回收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级纳滤膜单元中的纳滤膜含有作为主要成分的脂肪族聚酰胺,并且所述最后一级纳滤膜单元中的纳滤膜含有作为主要成分的芳香族聚酰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金属分离和回收方法,其中,被构建为至少两级的纳滤膜单元均为同样的纳滤膜单元,并且对至少一个纳滤膜单元的浓缩水进行加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碱金属分离和回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至少一个纳滤膜单元的透过水进行浓缩的透过水浓缩步骤,然后通过所述后处理回收所述碱金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碱金属分离和回收方法,其中,所述透过水浓缩步骤为蒸发法、膜蒸馏法和利用碱金属去除率为95%以上的反渗透膜的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碱金属分离和回收方法,其中,至少对所述最后一级纳滤膜单元的透过水进行所述透过水浓缩步骤,然后除去其中的纯化阻碍物质,接着通过所述后处理回收所述碱金属。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碱金属分离和回收方法,其中,向至少一个纳滤膜单元的供给水中添加酸。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碱金属分离和回收方法,其中,对包含在所述最后一级纳滤膜单元的浓缩水中的纯化阻碍物质进行除去处理,并且使该处理后的水再循环进入到任意的纳滤膜单元的供给水线路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碱金属分离和回收方法,其中,在至少一个纳滤膜单元的供给水中混入稀释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碱金属分离和回收方法,其中,所述稀释水是在所述透过水浓缩步骤中产生的淡水。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碱金属分离和回收方法,其中,对至少一个纳滤膜单元的供给水进行加热。
15.一种碱金属分离和回收装置,其通过使用纳滤膜从含有碱金属的原水中分离出含有所述碱金属的透过水,并且通过后处理回收包含在所述透过水中的所述碱金属,
其中,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级纳滤膜单元,并且前一级纳滤膜单元的浓缩水线路与后一级纳滤膜单元的供给水线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86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织工程血管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艾草天然熏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