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牵引用电池充电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8309.0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9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雅努谢夫斯基;于尔根·克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车文 |
地址: | 德国腓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牵引 用电 充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对牵引用电池充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由文献DE196 52 950A1或文献EP0 849 112A1公知如下,即,牵引用电池借助机动车辆的接到外部的交流电压源或三相电流源上的车载驱动系统来充电。在此,驱动系统的逆变器用作向电池方的升压转换器。在异步电机用作驱动机组的情况下,该异步电机为了避免高无功功率需求而在充电过程中处于静止并能够例如借助合适的绕组抽头有利地用于降低电网电压,也就是说不损害电池。异步电机的短路的转子绕组或短路式转子借助开关来打开以便对电池充电。
现有技术中所提出的布置方案的缺点在于,必须设置开关,为了对牵引用电池充电,这些开关中断仍旧短路的转子绕组。这种功率开关引起附加的成本和重量。
发明内容
由此出发,本发明的任务是克服上面所描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并提出一种用于对牵引用电池充电的方法,该方法使省去这种开关成为可能。
该任务根据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来解决。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借助外部的交流电网、尤其是三相电网对牵引用电池、尤其是机动车辆的牵引用电池充电的方法,其中,待充电的牵引用电池经由逆变器与电交变场机耦接,其中,交流电网能与交变场机的相绕组接通,其中,交变场机的转速在第一步骤中与交流电网的电网频率同步;其中,在第二步骤中交流电网与交变场机的相绕组接通,并且与交变场机电耦接的逆变器作为升压转换器来运行。在此,相绕组尤其是交变场机的馈电相绕组。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方面,在以同步为目的的第一步骤中,逆变器驱动交变场机或者说为交变场机馈电,尤其是借助牵引用电池来驱动交变场机或者说为交变场机馈电。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方面,逆变器在第二步骤中向牵引用电池方作为升压转换器来工作。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又一方面,交变场机在第一步骤之前与传动系、尤其是机动车辆的传动系分离,此外,尤其是借助于分离离合器来分离。
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方法,其中,电交变场机在第一步骤之后以空转的方式运行。
根据本发明,又提出了一种方法,其中,电交变场机构造为异步电机,尤其是具有呈三角形接线的相绕组的异步电机。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方面,交流电网在同步点与相绕组接通,尤其是借助同步装置和/或接通装置。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方面,在第二步骤中,尤其是借助相绕组上的绕组抽头,至少暂时地以相对于电网电压降低了的电压从交变场机对逆变器进行馈电。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又一方面,降低了的电压的峰值处于牵引用电池的电池电压之下。
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尤其是用于机动车辆的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从以下参照示出本发明的重要细节的附图的图示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和从权利要求中得到。在本发明的变型方案中,单个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多个地以任意组合的方式来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更为详细地阐述了本发明示例性的实施形式。其中: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能的实施形式的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以及
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能的实施形式的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
在下面的附图说明中,相同的元件或功能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分别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对电池或牵引用电池2充电的装置1,构造该装置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牵引用电池2在此情况下尤其为装置1的组成部分。
待充电的牵引用电池2例如形成为可重复充电的电池或蓄电池,例如借助一个或多个电池单元形成。形成牵引用电池2的电池单元例如可以并联或串联地联接在一起,其中,这些电池单元例如具有共同的输出端。替选地,代替牵引用电池2根据本发明例如可以借助装置1对其他能量存储元件充电,例如超级电容器。
牵引用电池2借助或经由装置1的逆变器3与装置1的电交变场机4尤其是感应式电机以及此外尤其与异步电机耦接或作用连接。异步电机4尤其形成为短路式转子异步电机4,优选带有鼠笼型转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83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BS/PS废旧塑料的组成分析方法
- 下一篇:鞋底摩擦磨损实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