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抗拉强度等级为590MPa、可加工性优异且力学性能偏差小的高强度冷轧/热轧TRIP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8065.6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9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康熙宰;金得中;成焕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POSCO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2C38/00;C22C38/58;C22C38/06;C21D9/46;B21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郭鸿禧 |
地址: | 韩国庆尚***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抗拉强度 等级 590 mpa 可加工 优异 力学性能 偏差 强度 冷轧 热轧 trip 方法 | ||
1.一种制造抗拉强度等级为590MPa、可加工性优异并且在力学性能方面偏差小的高强度冷轧TRIP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使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的钢经过连铸成为厚度为30mm~150mm的薄板坯:0.05%~0.20%的C、0.8%~2.0%的Si、1.2%~2.2%的Mn、0.001%~0.1%的P、0.001%~0.02%的S、0.01%~2.0%的Al、0.001%~0.02%的N、0.005%~0.1%的Sb、总量为0.18%或更少的偶存元素Cu+Cr+Ni+Sn+Pb、以及余量的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使所述薄板坯经过粗轧、加热、精轧和卷取,由此生产热轧带钢;并且将热轧后的带钢经过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和冷却热处理,从而制造出冷轧TRIP钢,
其中,执行精轧使得单个带钢的轧制速率差为15%或更低,并且
以这样的方式来执行冷却热处理:以1℃/s~20℃/s的冷却速率将连续退火后的带钢缓慢冷却至620℃~690℃,立即以20℃/s~100℃/s的冷却速率进行淬火,然后在310℃~420℃经受等温转变热处理。
2.一种制造抗拉强度等级为590MPa、可加工性优异并且在力学性能方面偏差小的高强度冷轧TRIP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使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的钢经过连铸成为厚度为30mm~150mm的薄板坯:0.05%~0.20%的C、0.8%~2.0%的Si、1.2%~2.2%的Mn、0.001%~0.1%的P、0.001%~0.02%的S、0.01%~2.0%的Al、0.001%~0.02%的N、0.005%~0.1%的Sb、总量为0.18%或更少的偶存元素Cu+Cr+Ni+Sn+Pb、以及余量的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使所述薄板坯经过粗轧、加热、精轧和卷取,由此生产热轧带钢;并且将热轧后的带钢经过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和冷却热处理,从而制造出冷轧TRIP钢,
其中,精轧被执行为使得终轧机架的轧制温度落入由关系式[910-225C-65Mn+15Si+10P]计算出的目标温度±20℃的范围内,并且
以这样的方式来执行冷却热处理:以1℃/s~20℃/s的冷却速率将连续退火后的带钢缓慢冷却至620℃~690℃,立即以20℃/s~100℃/s的冷却速率进行淬火,然后在310℃~420℃经受等温转变热处理。
3.一种制造抗拉强度等级为590MPa、可加工性优异并且在力学性能方面偏差小的高强度冷轧TRIP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使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的钢经过连铸成为厚度为30mm~150mm的薄板坯:0.05%~0.20%的C、0.8%~2.0%的Si、1.2%~2.2%的Mn、0.001%~0.1%的P、0.001%~0.02%的S、0.01%~2.0%的Al、0.001%~0.02%的N、0.005%~0.1%的Sb、总量为0.18%或更少的偶存元素Cu+Cr+Ni+Sn+Pb、以及余量的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使所述薄板坯经过粗轧、加热、精轧和卷取,由此生产热轧带钢;并且将热轧后的带钢经过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和冷却热处理,从而制造出冷轧TRIP钢,
其中,连续退火被执行为使得连续退火温度落入由关系式[840-120C-45Mn+25Si+34P-45N-25Cu+8Cr-30Ni]计算出的目标温度±15℃的范围内,并且
以这样的方式来执行冷却热处理:以1℃/s~20℃/s的冷却速率将连续退火后的带钢缓慢冷却至620℃~690℃,立即以20℃/s~100℃/s的冷却速率进行淬火,然后在310℃~420℃经受等温转变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OSCO公司,未经POSCO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80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元件转矩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转鼓造粒机内块团自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