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7810.5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7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慎一;丰岛正树;亩崎史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F24F3/14;F24F1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郭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 装置 | ||
1.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从除湿对象空间吸入空气的吸入口和向该除湿对象空间供给空气的排出口;
风路,所述风路设置在所述本体内,连通所述吸入口与所述排出口;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风路内,对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
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配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下游侧,向湿度相对低的空气释放湿气,从湿度相对高的空气吸收湿气;
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与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分离地配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下游侧,向湿度相对低的空气释放湿气,从湿度相对高的空气吸收湿气;
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与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之间,对通过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或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的释放湿气被加湿的空气进行冷却;和
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配置在所述风路内,切换成使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所述冷却装置、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的路径,和使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所述冷却装置、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的路径。
2.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从除湿对象空间吸入空气的吸入口和向该除湿对象空间供给空气的排出口;
风路,所述风路设置在所述本体内,连通所述吸入口与所述排出口;
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配置在所述风路内,具有针对相对湿度为40~100%的空气的平衡吸附量相对于相对湿度的上升而大致呈直线地增加的吸附剂,向湿度相对低的空气释放湿气,从湿度相对高的空气吸收湿气;
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与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分离地配置在所述风路内,具有针对相对湿度为40~100%的空气的平衡吸附量相对于相对湿度的上升而大致呈直线地增加的吸附剂,向湿度相对低的空气释放湿气,从湿度相对高的空气吸收湿气;
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与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之间,对通过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或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的释放湿气被加湿的空气进行冷却;和
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配置在所述风路内,切换成使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所述冷却装置、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的路径,和使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所述冷却装置、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的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和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固定在所述风路内而静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和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是具有多个小透孔的通风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和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配置成各自的空气经过面与所述冷却装置的空气经过面相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配置成通过空气路径的切换,使经过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的空气的经过方向变为反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路具有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该第一分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及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的上游侧,并将路径分支成两个方向,该第二分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分吸附解吸装置及所述第二水分吸附解吸装置的下游侧,并将路径分支成两个方向,
所述切换装置分别配置在所述第一分支部和所述第二分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切换装置的切换动作按预先确定的时间来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78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社区居家智能守望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微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