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粘合剂涂覆的制品的方法,可由其获得的制品以及它们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5465.1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1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J.比希纳;H.克劳斯;P.纳扎兰;M.温特曼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08 | 分类号: | C08G18/08;C08G18/10;C08G18/12;C08G18/42;C08G18/72;C09J175/06;C08G18/75;C08G18/73;B32B7/02;B32B27/40;C09J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赵苏林;林森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粘合剂 制品 方法 获得 以及 它们 用途 | ||
1.用于制备粘合剂涂覆的制品的方法,包括步骤:
(I)提供基底;
(II)将第一聚氨酯和/或聚氨酯-聚脲聚合物施加至所述基底上,
第一聚氨酯和/或聚氨酯-聚脲聚合物能够达到具有最终的结晶度的至少部分结晶状态,
其中,在施加期间和/或之后第一聚氨酯和/或聚氨酯-聚脲聚合物以非结晶状态存在;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III)向步骤(II)的第一聚氨酯和/或聚氨酯-聚脲聚合物上施加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第二聚氨酯和/或聚氨酯-聚脲聚合物与进一步的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施加在第一聚氨酯-聚脲聚合物的结晶度低于其最终的结晶度时实施;和
(IV)将所获得的制品冷却至低于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I)中第二聚氨酯和/或聚氨酯-聚脲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 - 50℃至 ≤ 10℃,并且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 30℃,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根据DIN 65467以20K/min的加热速率测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I)中通过凹版印刷来施加所述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结束之后的≥ 0.1秒至 ≤ 60秒执行步骤(III)。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V)中所获得的制品被借助于冷却辊冷却至低于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作为卷到卷工艺来实施。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干燥之后,步骤(III)中的组合物的厚度为≥ 1μm至 ≤ 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II)中的第一聚氨酯和/或聚氨酯-聚脲聚合物为潜在反应性粘合剂,并且进一步地,步骤(III)中的第二聚氨酯和/或聚氨酯-聚脲聚合物和/或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包含游离的异氰酸酯反应基团。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II)中的第一聚氨酯和/或聚氨酯-聚脲聚合物的熔融温度为≥ 42℃至 ≤ 8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100℃至 ≤ -10℃,并且分子量Mw为≥ 20000g/mol至 ≤ 80000g/mol,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根据DIN 65467以20K/min的加热速率测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II)中的第一聚氨酯和/或聚氨酯-聚脲聚合物可通过以下组分的反应获得:
(A)至少一种二元醇和/或多元醇组分,
(B)至少一种二异氰酸酯和/或多异氰酸酯组分,
(C)至少一种具有磺酸酯基团和/或羧酸酯基团的组分,
(D)视情况而定,单、二和/或三氨基-官能的和/或羟氨基-官能的化合物,
(E)视情况而定,其它的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III)中的第二聚氨酯和/或聚氨酯-聚脲聚合物可通过以下组分的反应获得:
(A)至少一种二元醇和/或多元醇组分,
(B)至少一种二异氰酸酯和/或多异氰酸酯组分,
(C)至少一种具有磺酸酯基团和/或羧酸酯基团的组分,
(D)视情况而定,单、二和/或三氨基-官能的和/或羟氨基-官能的化合物,
(E)视情况而定,其它的异氰酸酯反应性化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III)中的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可通过以下组分的反应获得:
(a)≥40wt%至≤70wt%的苯乙烯和/或其它的乙烯基芳族化合物,
(b)≥4wt%至≤40wt%的丙烯酸酯,
(c)≥2wt%至≤5wt%的酸官能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和
(d)≥10wt%至≤40wt%的甲基丙烯酸酯,
其中,组分a)至d)的总重量比例≤10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54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阻断阴离子膜
- 下一篇:一种不含溶剂的超浓缩洗衣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