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醚的甲醇封端的聚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5292.3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9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诺贝特·施泰因豪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C19/44 | 分类号: | C08C19/44;C08L15/00;C08F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张英 |
地址: | 德国莱***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醇 聚合物 | ||
1.由末端基团功能化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这些聚合物在链的末端具有一个具有以下化学式(I)的含醚的甲醇基团:
其中A是一个二价的有机部分,该有机部分不但可以包括C和H而且还包括杂原子,如O、N、S、S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末端基团功能化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这些聚合物的末端基团采取具有以下化学式(II)的金属盐的形式:
其中,
A是一个二价的有机部分,该有机部分不但可以包括C和H而且还包括杂原子,如O、N、S、Si,
n是一个从1至4的整数,
M是化合价从1至4的一种金属或半金属,优选Li、Na、K、Mg、Ca、Fe、Co、Ni、Al、Nd、Ti、Si、S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由末端基团功能化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这些聚合物是二烯聚合物或是通过二烯与乙烯基芳香族单体的共聚作用可获得的二烯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由末端基团功能化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二烯聚合物是一种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由末端基团功能化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或多种环过氧化物作为功能化试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由末端基团功能化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这些环过氧化物是具有以下通式(III)的化合物:
其中A是一个二价的有机部分,该有机部分不但可以包括C和H而且还包括杂原子,如O、N、S、Si。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由末端基团功能化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这些聚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数均)是从10 000g/mol至2 000 000g/mol,优选从100 000g/mol至1 000 000g/mol。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由末端基团功能化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这些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从-110°C至+20°C,优选从-110°C至0°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由末端基团功能化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这些聚合物的门尼粘度[ML1+4(100°C)]是从10至200门尼单位,优选从30至150门尼单位。
10.环过氧化物作为功能化试剂用于生产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由末端基团功能化的聚合物的用途。
11.用于生产由末端基团功能化的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具有反应性聚合物链末端的聚合物中加入一种或多种环过氧化物(功能化试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功能化试剂的加入发生于聚合反应结束之后。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过量的功能化试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化学计算量值的或亚化学计算量值的功能化试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3和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功能化试剂的量基于具有反应性聚合物链末端的聚合物的量是按重量计从0.005%至2%,优选按重量计从0.01%至1%。
16.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偶联试剂被用于和反应性聚合物链末端进行的反应。
17.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由末端基团功能化的聚合物用于生产可固化的橡胶组合物的用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固化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们包括抗氧化剂、油、填充剂、橡胶和/或橡胶助剂。
19.可固化的橡胶组合物,包括具有化学式(I)或(II)的末端基团的、由末端基团功能化的聚合物。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固化的橡胶组合物用于生产轮胎、特别是轮胎胎面的用途。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固化的橡胶组合物用于生产模制品的用途,特别是电缆护套、软管、传动皮带、运输带、压辊包覆物、鞋底、密封圈以及阻尼元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0可获得的轮胎。
23.根据权利要求21可获得的模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52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