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卤碳化合物的催化合成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4752.0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9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M.J.纳帕;E.N.斯维林金;S.R.斯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7/278 | 分类号: | C07C17/278;C07C19/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邹雪梅;李炳爱 |
地址: | 美国特拉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 催化 合成 | ||
背景技术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1,1,1-三氯三氟乙烷(CF3CCl3,CFC-113a)与氢卤代烯烃的催化加成反应。
背景技术
卤代烷烃,诸如CFC(氯氟烃)和HCFC(氢氯氟烃)已被用于范围广泛的应用中,包括用作气溶胶推进剂、制冷剂、清洁剂、热塑性和热固性泡沫的膨胀剂、传热介质、气体电介质、灭火剂和阻燃剂、动力循环工作流体、聚合介质、颗粒移除流体、载液、抛光研磨剂、以及置换干燥剂。它们还可用作更加高度氟化的化合物,诸如HFC(氢氟烃)和HFO(氢氟烯烃)的中间体。由于对由一些CFC和HCFC产物所造成的臭氧损耗的关注,在许多应用中,包括用作制冷剂或泡沫膨胀剂时,HFC已替代了CFC和HCFC。由于它们既是臭氧友好的,又具有低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因此HFO已被认为是对于替换传统的CFC、HCFC和HFC的优良替代物。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液相方法以产生包含加成化合物CF3CCl2CH2CClXR的产物混合物,其中X=H、F、Cl或Br,并且R=H或全卤化烷基,前提条件是X和R不都是H。所述方法包括在加成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使1,1,1-三氯三氟乙烷与CH2=CXR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上综述和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出于示例性和说明性目的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本发明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根据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显而易见。
如本文所用,术语“包含”、“包括”、“具有”或它们的任何其它变型均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例如,包括要素列表的工艺、方法、制品或设备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该工艺、方法、制品或设备所固有的其它要素。此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或”是指包含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例如,以下任何一个均表示满足条件A或B:A为真实(或存在)的而B为虚假(或不存在)的,A为虚假(或不存在)的而B为真空(或存在)的,以及A和B都是真实(或存在)的。
同样,使用“一个”或“一种”来描述本文所描述的要素和组分。这样做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对本发明的范围提供一般性的意义。该描述应理解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除非明显地另有所指,单数也包括复数。
除非另外定义,本文所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均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一样。尽管与本文所述的那些方法和材料的类似者或等同者均可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实践或检验,但适合的方法和材料是如下文所述的那些。除非引用具体段落,本文提及的所有出版物、专利申请、专利以及其它参考文献全文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如发生矛盾,则以本说明书所包括的定义为准。此外,材料、方法和实例仅是例证性的并不旨在进行限制。
本发明公开了液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加成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使1,1,1-三氯三氟乙烷与CH2=CXR反应以产生包含加成化合物CF3CCl2CH2CClXR的产物混合物,其中X=H、F、Cl或Br,并且R=H或全卤化烷基,前提条件是X和R不都是H。
在本公开中,对于加成反应的原料,即1,1,1-三氯三氟乙烷和CH2=CXR,可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方法合成。
如本文所用,术语“烷基”,单独,或者在复合词中,诸如“全卤化烷基”,包括环状的或无环的以及直链或支化的烷基,诸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或它们的不同异构体。
如本文所用,术语“全卤化烷基”是指其中在碳原子上的所有氢已被卤素诸如F、Cl、Br和I取代的烷基。全卤化烷基的例子包括-CF3和-CF2CF3。
如本文所用,术语“加成催化剂”是指可促进加成反应的催化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X=H、F或Cl。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CH2=CXR选自CF3CH=CH2、CF3CF2CH=CH2、CF3CF=CH2和ClCH=CH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4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