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清洁排出空气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54177.4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8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波尔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荷兰人国际有限公司;托马斯·波尔迈尔 |
主分类号: | B01D45/10 | 分类号: | B01D45/10;B01D50/00;B01D47/06;B01D4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清洁 排出 空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排出空气的装置,所述装置具有流动通道、布置在流动通道中的液体喷射装置、颗粒分离器和液体导出装置,需要清洁的排出空气流能穿流通过所述流动通道,借助所述液体喷射装置能将液体喷入到排出空气流中,所述颗粒分离器具有倾斜布置的、用于收集以液滴和/或气溶胶形式从排出空气流中掉出的液体的收集面,所述液体导出装置配置给收集面。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是,通过在流动通道中用一种或多种液体对排出空气流进行喷射,从排出空气流中分离气体、液体或固体。所述一种或多种液体可以是水或化学物质,所述水或化学物质与在排出空气流中运送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相结合(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并且随后可以作为较大的气溶胶或液滴更简单地得到分离。相应的排出空气清洁器例如由工业工艺已知,但也由建筑技术已知。
文献DE202004017287U1中描述了一种排出空气清洗器,其作用在于,在排出空气排放到外部空气中之前,对来源于厩舍设备的排出空气进行清洁。在流动通道中布置有具有喷嘴的液体喷射装置,该液体喷射装置在排出空气清洁器运行期间将液体喷入到排出空气流中。喷射液滴和气溶胶与在流动通道中运送的气体、液体和固体混合和结合。于是,所述液滴和气溶胶为此趋向于从排出空气流中掉出。布置在液体喷射装置下游的液体雾分离器可以支持所述掉出趋势,随后该处所收集的液体从所述液体雾分离器上滴下。
在已知的排出空气清洗器中,沿滴落方向远离液体喷射装置地布置有颗粒分离器。该颗粒分离器具有螺旋叶片状盘旋的叶片作为倾斜的用于收集液滴和气溶胶的收集面,液滴和气溶胶首先撞击到该收集面上并且随后在重力作用下经由螺旋的叶片的表面向下排出。因此该收集面的倾斜布置用于这样的目的,即确保所收集的液滴的排出。液体导出装置位于所述收集面的下端部上,借助该液体导出装置,由收集面收集的液体可以被聚集,并且从排出空气清洗器中导出,并输送给处理装置(Aufbereitung)。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收集面构成为具有面状的撞击面的螺旋叶片液滴分流器;但也可能,将收集面设计为塑料栅格或金属栅格或者设计为旋风分离器。重要的是,一方面存在足够的液滴或气溶胶可以撞击在其上的面;但另一方面还这样设计收集面,即仍然能有足够的排出空气穿流通过流动通道。
这里自然产生了问题,即在收集面的尺寸中等的情况下仍然总是有液体从装置中排出,而在收集面尺寸较大的情况下虽然较少的水排出,但压力损失过大。在持续进行排出空气清洗的情况下,所述液体可以累积到可观的量,该液体量在建筑物内的不希望的位置上聚集,并且必须单独地以显著的花费被去除。但由于在液体中还包含应该借助该液体从排出空气中清除的物质,例如污物、病原体、腐蚀性物质(例如氨或氧化硫)以及类似物,所以通风设备和厩舍场所承受污物负荷,所述污物负荷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到达厩舍场所中。为避免这种情况,理论上可行的是加长颗粒分离器,但除了较大的结构空间需求和提高的结构成本,穿流通过流动通道的排出空气流的压力损失也会增大,这将导致装置的显著效率损失以及更高的能量消耗。
发明内容
据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对已知的用于清洁排出空气的装置进行如下的改进,即趋向于使得更少的水向下从装置中排出。
对于该类的装置来说这样解决所述任务,即,通过收集面的表面完全或部分地设置具有多孔结构的材料。
该任务的解决基于这样的认识,即根据液滴的大小和重量以及根据该液滴所具有的撞击速度,液滴在不具备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的情况下不会强制地在它们首次接触时就完全附着于收集面,而是可以胀裂并且以喷水的方式构成新的液滴,所述新的液滴从收集面上脱开并且在重力作用下向着颗粒分离器的下端部运动。如果该颗粒分离器过短,或是由于颗粒分离器中的流动状况,导致较小的液滴不再与收集面再次接触,则所述液滴不会被液体导出装置所获得。通过收集面的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将减小形成飞溅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荷兰人国际有限公司;托马斯·波尔迈尔,未经大荷兰人国际有限公司;托马斯·波尔迈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41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