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溶性PD‑1变体、融合构建体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4073.3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1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伟;周京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港大科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435 | 分类号: | C07K14/435;C07K19/00;C12N1/21;C12N15/11;C12N15/62;A61K38/17;A61P31/1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刘健,权陆军 |
地址: | 中国香***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性 pd 变体 融合 构建 及其 用途 | ||
1.可溶性PD-1蛋白,其由选自SEQ ID NO:11、SEQ ID NO:15、和SEQ ID NO:25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2.PD-1核酸分子,其编码权利要求1中的可溶性PD-1蛋白。
3.可溶性PD-1融合蛋白,其包含可溶性PD-1蛋白片段和抗原性蛋白片段,其中所述可溶性PD-1蛋白片段由选自SEQ ID NO:11、SEQ ID NO:15、和SEQ ID NO:25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4.权利要求3中的可溶性PD-1融合蛋白,其中所述抗原性蛋白片段来自病毒、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和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蛋白片段。
5.权利要求4中的PD-1融合蛋白,所述病原体选自人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己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流感病毒、牛白血病病毒、EB病毒、百日咳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天花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轮状病毒、狂犬病毒、禽痘病毒、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乳头瘤病毒、肺炎球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伤寒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奈瑟氏菌属、霍乱杆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利什曼虫、麻风杆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黄病毒、登革热病毒、弓形体、球孢子菌、血吸虫、结核分枝杆菌、或疟原虫。
6.权利要求4中的PD-1融合蛋白,所述抗原性蛋白片段来自HIV p24。
7.权利要求3中的PD-1融合蛋白,其进一步包含Fc结构域。
8.权利要求7中的PD-1融合蛋白,其进一步包含接头序列,其中所述接头序列连接所述可溶性PD-1蛋白和所述抗原性蛋白片段。
9.权利要求3中的PD-1融合蛋白,其由选自SEQ ID NO:13、17、和27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10.sPD-1融合核酸分子,其编码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的PD-1融合蛋白。
11.权利要求10中的sPD-1融合核酸分子,其中所述核酸分子由选自SEQ ID NO:14、18、和28的序列组成。
12.疫苗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0或11中的sPD-1融合核酸分子。
13.权利要求10的融合核酸分子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需要这样的预防或治疗的受试者中的病原性感染和/或肿瘤或癌症。
14.权利要求13的用途,其中所述病原性感染由病原体引起,所述病原体选自
人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己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流感病毒、牛白血病病毒、EB病毒、百日咳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天花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轮状病毒、狂犬病毒、禽痘病毒、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乳头瘤病毒、肺炎球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伤寒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奈瑟氏菌属、霍乱杆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利什曼虫、麻风杆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黄病毒、登革热病毒、弓形体、球孢子菌、血吸虫、结核分枝杆菌、或疟原虫。
15.权利要求14的用途,其中所述融合核酸分子由编码HIV p24的抗原性蛋白片段和可溶性PD-1蛋白的核酸组成,并且所述病原性感染是HIV感染。
16.权利要求15的用途,其中所述融合核酸分子由选自SEQ ID NO:14、18、和28的序列组成。
17.权利要求13的用途,其中所述融合核酸分子通过注射而递送。
18.权利要求17的用途,其中所述融合核酸分子经由电穿孔而递送。
19.权利要求3的融合蛋白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需要这样的预防或治疗的受试者中的病原性感染和/或肿瘤。
20.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病原性感染由病原体引起,所述病原体选自人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己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流感病毒、牛白血病病毒、EB病毒、百日咳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天花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轮状病毒、狂犬病毒、禽痘病毒、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乳头瘤病毒、肺炎球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伤寒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奈瑟氏菌属、霍乱杆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利什曼虫、麻风杆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黄病毒、登革热病毒、弓形体、球孢子菌、血吸虫、结核分枝杆菌、或疟原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港大科桥有限公司,未经港大科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40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统一潮流控制器的起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信号控制十字路口车辆防撞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