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3300.0 | 申请日: | 201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1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舟;中野智康;猪熊昭德;尹纪龙;阏伽井光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中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21D5/10 | 分类号: | B21D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齐葵;王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成型方法,
具有旋转单元,通过在旋转方向连接多个成型孔型向外且自由摆动地设置的模而形成环形列的模列在环形轨道部上能够旋转移动,并且具备使各模的成型孔型的摆动角度变化并保持该摆动角度的角度控制机构,具有对置配置一对该旋转单元,并且被成型原材料能够进入该对置的成型孔型间,且各成型孔型约束该原材料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并同步移动的区间作为成型区间的结构,在通过该成型区间期间,在各模的成型孔型通过所述角度控制机构改变抵接被成型原材料的边缘部的所述摆动角度的同时,进行被成型原材料的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方法,旋转单元具有所需长度的直线或大致直线的轨道部,且该直线轨道部为成型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方法,各模的成型孔型的截面形状为大致L字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方法,在一对旋转单元的对置间隔间,从弯曲的外面抵接被成型原材料的宽度中央部的单个或多个支撑辊沿被成型原材料的宽度方向或行进方向或该两方向配置,并进行成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方法,在一对旋转单元的对置间隔间,使从弯曲的外面抵接被成型原材料的宽度中央部的多个支撑辊抵接并进行成型时,使该辊支撑在辊保持架上并且连接该保持架而成为输送传送带,能够将各组旋转单元间的辊向被成型原材料的下游侧或上游侧双方向移送,并且通过使所述传送带的位置移动来选择配置成该辊的辊口径的曲率半径由该下游侧向上游侧依次变小的支撑辊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方法,从刚离开成型区间的被成型材料的弯曲的外面抵接的单个或多个支撑辊沿被成型原材料的圆周方向或行进方向或该两方向配置并进行成型。
7.一种成型装置,
具有如下机构,该机构具有旋转单元,通过在旋转方向连接多个成型孔型向外且自由摆动地设置的模而形成环形列的模列在环形轨道部上能够旋转移动,并且具备使各模的成型孔型的摆动角度变化并保持该摆动角度的角度控制机构,具有对置配置一对该旋转单元,并且被成型原材料能够进入该对置的成型孔型间,且各成型孔型约束该原材料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并同步移动的区间作为成型区间的结构,在通过该成型区间期间,在各模的成型孔型通过所述角度控制机构改变抵接被成型原材料的边缘部的所述摆动角度的同时,进行被成型原材料的成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装置,旋转单元具有所需长度的直线或大致直线的轨道部,且该直线轨道部为成型区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装置,各模的成型孔型的截面形状为大致L字型。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装置,在一对旋转单元的对置间隔间,从弯曲的外面抵接被成型原材料的宽度中央部的单个或多个支撑辊沿被成型原材料的宽度方向或行进方向或该两方向配置。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装置,具有如下支撑辊列,在一对旋转单元的对置间隔间,在配置从弯曲的外面抵接被成型原材料的宽度中央部的多个支撑辊时,使该辊支撑在辊保持架上并且连接该保持架而成为输送传送带,能够将各组旋转单元间的辊向被成型原材料的下游侧或上游侧双方向移送,并且该辊的辊口径的曲率半径配置成由该下游侧向上游侧依次变小,且能够通过使所述传送带的位置移动来选择使用。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装置,从刚离开成型区间的被成型材料的弯曲的外面抵接的单个或多个支撑辊沿被成型原材料的圆周方向或行进方向或该两方向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中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中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33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铅SMT印刷模板开孔结构
- 下一篇:一种强化装饰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