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液成分吸附用载体和血液成分吸附柱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2061.7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7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富田尚利;上野良之;棚桥一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A61K3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蔡晓菡;孟慧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成分 吸附 载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成分吸附用载体和血液成分吸附柱。
背景技术
炎症性细胞因子等体液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疾病的病因密切相关,尝试了通过用低分子药品、抗体等生物制剂让这些体液因子失活来治疗炎症性疾病。然而,这些体液因子不仅单独作用于炎症部位,而且多种体液因子协同作用,使炎症性疾病发病并进展,因此,最近,从生物体中除去作为体液因子供给源的活化的白细胞本身的白细胞除去疗法引人注目。
白细胞除去疗法是净化血液的方法,是将血液从静脉输出到体外,用填充有吸附用载体的柱等除去活化的白细胞,再将净化了的血液返回到相对侧的静脉的治疗法。白细胞大致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三类,与炎症性疾病的炎症直接相关的白细胞被认为是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因此,开发了选择性吸附粒细胞的载体(专利文献1),选择性吸附活化的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两者、并且同时也吸附炎症性细胞因子的载体(专利文献2和3)。
另一方面,已知淋巴细胞也与炎症性疾病的炎症间接相关,为了重症化的炎症性疾病患者的早期治愈,还同时存在不仅吸附除去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而且连淋巴细胞也应该一起吸附除去的想法。因此,也开发了可吸附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所有三种白细胞的载体(专利文献4和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501500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128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08006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60-19346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3109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可吸附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所有三种白细胞的现有载体包含由极细纤维制作的、体积密度高的无纺布,由于滤过除红细胞以外的基本上所有血液成分,因此被指出有因血液循环中发生压力损失而导致的循环停止、血液泄漏等安全上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寻求可吸附所有三种白细胞且可进一步吸附炎症性细胞因子的强力白细胞除去载体,但由于上述问题的克服的困难性,现状是尚未有成功例的报告。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血液成分吸附载体,其可一边抑制血液循环中的压力损失发生,一边吸附除去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所有白细胞,并且可以同时吸附除去炎症性细胞因子。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 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一种血液成分吸附载体,其因孔堵塞(目詰まり)而导致的压力损失小,且除了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以外还可高效率吸附除去炎症性细胞因子,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第(1)~(7)中所述的血液成分吸附用载体及血液成分吸附柱。
(1)血液成分吸附用载体,其是在包含纤维或粒子的水不溶性载体的表面上,导入具有选自硫酸基、亚硫酸基和磺酸基中的酸性官能团和氨基的官能团而成,
所述纤维的纤维直径或所述粒子的粒径为0.5~20μm。
(2)根据(1)所述的血液成分吸附用载体,其中,所述水不溶性载体的气孔率为85~98%。
(3)根据(1)或(2)所述的血液成分吸附用载体,其中,所述水不溶性载体的负电荷量为1.5×10-5~1.5×10-3eq/g。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吸附用载体,其中,所述水不溶性载体为纤维直径4~10μm的纤维。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吸附用载体,其中,所述酸性官能团与所述氨基通过烷基链键合。
(6)根据(5)所述的血液成分吸附用载体,其中,所述烷基链是碳原子数为3以下的烷基链。
(7)血液成分吸附柱,其填充有(1)~(6)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吸附用载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吸附用载体,可以高效率地从炎症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中吸附除去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所有三种白细胞,同时也可以吸附除去炎症性细胞因子。另外,填充了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吸附用载体的血液成分吸附柱可以用于白细胞除去疗法,可适宜地用于重症化的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血液成分吸附用载体特征在于,其是在由纤维或粒子的水不溶性载体构成的表面上,导入具有选自硫酸基、亚硫酸基和磺酸基中的酸性官能团和氨基的官能团而成,所述纤维的纤维直径或所述粒子的粒径为0.5~2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20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