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束带夹紧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1574.6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0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G3/30 | 分类号: | H02G3/30;F16B2/08;F16B19/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束带 夹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束带夹紧件,详细而言,是一种降低对缠绕于线束的电线组的束带进行捆束固定的主体部分的高度的束带夹紧件。
背景技术
为了对布线于汽车等中的线束的电线组进行捆束并且将线束固定到车身上,以往,使用由树脂成形的各种形状的束带夹紧件。关于以往的束带夹紧件1,例如图6(A)~(C)所示,具备:盒状的主体2,将缠绕于线束的电线组D的束带5插通并卡定;束带5,从该主体2进行延伸;及夹紧件6,从主体2的外表面突出且插入并卡定于车身面板的面板孔。在主体2上设有插通束带5的插通孔3,并且在该插通孔3的内部突出地设置有舌片(弹性片)4,该舌片4设有与设于所插通的束带5表面的锯齿状的被卡定部5a卡合的卡定爪4a(参照日本特开2002-320317号公报(专利文献1))。
在上述构成的束带夹紧件1中,如图6(B)所示,将缠绕于电线组D的束带5插通于主体2的插通孔3并进行拉伸,在束带的紧固位置,如图6(C)所示,能够通过使舌片4的卡定爪4a与束带5的被卡定部5a卡合而用束带5捆束电线组D。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203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束带夹紧件1的盒状的主体2需要在具有规定厚度的上壁2a和下壁2b之间设置将用于锁定而结合的舌片4设于内部的插通孔3,因此主体2的高度H容易变大。在主体2的高度H变大时线束的布线空间变小,并且固定于车身的线束的重心位置变高,因此有时导致稳定性变差。而且,主体2除了需要具备使夹紧件6突出的下壁2b之外,还需要具备形成上述插通孔3的上壁2a及侧壁2c,因此也存在因这些壁2a、2c而导致的重量增加及制造成本增加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对缠绕于线束的电线组的束带进行捆束固定的主体的高度且还能够抑制重量及制造成本的束带夹紧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束带夹紧件,具备:主体;束带,从该主体进行延伸而一体成形;及车身卡定用的夹紧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安装于上述主体并从该主体的外表面突出;
上述主体形成为使设有束带插通孔的纵板部从设有夹紧件安装孔的横板部的一端弯折的L字形,使上述束带从上述纵板部的突出端延伸,在该束带上沿长度方向空开间隔地设有卡定孔,
并且,上述夹紧件具备:轴部,能够移动地内嵌于上述主体的夹紧件安装孔;车身卡定用的叶片部,设于该轴部的一端;束带卡定爪,突出地设置于该轴部的另一端的外周面;及主体卡定爪,突出地设置于该轴部的中间部的外周面;
上述束带夹紧件如下构成:预先使将上述轴部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插入于上述主体的夹紧件的上述束带卡定爪卡定于上述夹紧件安装孔的前端开口周缘而进行临时固定,在缠绕于线束的电线组的上述束带通过了上述束带插通孔的状态下,推压上述夹紧件而将束带卡定爪插入并卡定于上述束带的卡定孔,在该位置使上述主体卡定爪与上述主体的表面抵接。
如上述那样,在本发明的束带夹紧件中,主体形成为使设有束带插通孔的纵板部从在中央设有夹紧件安装孔的横板部的一端弯折的L字形。而且,将在一端侧突出地设置有车身卡定用的叶片部的夹紧件的轴部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内嵌于上述横板部的夹紧件安装孔,并且,在该轴部的另一端外周面上设有插入并卡定于束带的卡定孔的束带卡定爪,在轴部的中间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在上述束带卡定爪插入并卡定于束带的卡定孔时与主体的表面抵接的主体卡定爪。
因此,将缠绕于线束的电线组的束带插通并紧固于上述纵板部的束带插通孔,使上述横板部的夹紧件安装孔和束带的规定的卡定孔连通,由此,仅通过将使轴部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内嵌于夹紧件安装孔的夹紧件向束带侧推压,就能够使轴部前端的束带卡定爪插入并卡定于上述束带的卡定孔,从而将束带固定。同时,能够使轴部中间位置的主体卡定爪和与束带相反一侧的主体表面抵接。即,夹紧件的轴部插入于紧固状态下的束带的卡定孔,且通过该轴部的束带卡定爪和主体卡定爪向轴部前后方向的夹入,使轴部不会从上述束带的卡定孔脱离或向轴部前后方向错移,因此能够牢固地保持束带的捆束。而且,轴部通过向上述束带的卡定孔的插入并卡定而被牢固地固定,因此由轴部下端侧的叶片部引起的车身卡定也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切实地进行。因此,无需像以往那样设置供用于锁定而结合的舌片向内部突出的具有较高高度的插通孔或上壁,因此能够将主体的高度抑制得较低,能够扩宽线束的布线空间,并且还提高固定于车身的线束的稳定性。而且,不需要具备设成盒状主体时的上壁及侧壁,因此还能够抑制重量及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15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热设备控制器
- 下一篇:用于连接电导体与电接触部件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