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探针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1529.0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7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城野纯一;泷村俊则;田尾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平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 | ||
1.一种探针,其具有将照射光向生物体组织的测定对象部位照射并接收从测定对象部位放射的放射光的光学系统,并且用于测定该放射光,该探针的特征在于,
分别独立地具有:第一光纤,其构成用于引导所述照射光的照射导光路;第二光纤,其构成用于取得放射光的受光导光路,
所述探针还具有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接收从所述第一光纤射出的所述照射光而向测定对象部位侧射出,并且接收从测定对象部位放射的所述放射光而向所述光纤侧聚光,
所述第一光纤的射出端中心轴相对于所述聚光透镜的光轴偏移和/或倾斜,与不偏移及倾斜的情况相比,所述聚光透镜表面上的反射光远离所述第二光纤的受光端中心,并且使被所述聚光透镜聚光的所述放射光接近所述第二光纤的受光端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聚光透镜的光轴垂直的面上,所述聚光透镜表面上的反射光的分布中心位置以隔着所述聚光透镜的光轴的方式位于与第一光纤的射出端中心相反的一侧,所述放射光的聚光中心位于比聚光透镜的光轴更靠第一光纤的射出端中心侧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的射出端中心轴相对于所述聚光透镜的光轴偏移,所述第二光纤的受光端中心轴位于比所述第一光纤的射出端中心轴更接近所述聚光透镜的光轴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纤的受光端中心轴位于所述第一光纤的射出端中心轴与所述聚光透镜的光轴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纤的数值孔径比所述第一光纤的数值孔径大。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分别具有一条或多条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总纤芯面积比所述第一光纤的总纤芯面积大。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具有多条所述第二光纤,多条所述第二光纤的受光端被配置为,向被所述聚光透镜聚光的所述放射光的聚光中心集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光纤的受光端到所述聚光透镜的光轴的平均距离比到所述第一光纤的射出端中心的平均距离短。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或放射光的波长为300nm~1100nm。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射光或放射光的波长为340nm~750nm。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光纤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二光纤的直径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15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或薄壁材料+拉杆式自承重挡土墙
- 下一篇:用于烘干药瓶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