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针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80051191.9 申请日: 2011-10-24
公开(公告)号: CN103298520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1
发明(设计)人: 正冈孝一;井狩圭造;小田隆司;小林胜则;滨本英利;石桥贤树;丰原清纲 申请(专利权)人: 帝人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梅德雷克斯
主分类号: A61M37/00 分类号: A61M37/00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金世煜;苗堃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微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针(Microneedle)和微针阵列。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能够在皮肤表层或皮肤角质层中简单、安全且高效地注入药品等的微针和微针阵列。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向患者生物体表面,即皮肤、粘膜的表面给药药品等的方法,一般主要是涂布液状物质或者粉状物质。然而,由于能够涂布这些药剂的区域仅限于皮肤的表面,所以从日常经验可知由于发汗、接触异物等而涂布的药剂发生脱落,难以有效地进行适量的药剂等的给药。

作为代替向生物体表面涂布药剂的方法已提出了利用微针向生物体内给药。而关于改善该微针的刺穿性,至今尚未报道。

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提出了不易断裂且不易弯曲的微针及微针阵列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但其刺穿性并不充分。

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通过使圆锥面或角锥面表面向微针内侧弯曲,从而使其容易刺入的方法。然而,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方法是利用将聚合物溶液涂布于压膜并使其凝胶化干燥时的体积收缩的方法,并不适用于热塑性树脂。

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由水溶性或水溶胀性树脂形成的锤状、锥台状或者火山状且在表面覆盖有润滑成分的微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30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901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8-14218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0296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顺畅刺入患者皮肤表皮层的具有安全性和简便性,并且能够不伴随疼痛地给药规定药剂的微针及微针阵列。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将药剂,将稳定剂和增粘剂也只担载规定量且刺穿性良好的微针及微针阵列。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供包含微针阵列的微针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以下发明。

1.一种微针,由锥台部及其上的前端部构成,前端顶角(A)在15~60°的范围,前端直径(B)在1~20μm的范围,并满足下述式(1)。

H/D≥5      (1)

(H:整体的高度,D:锥台部底面的直径)

2.根据前项1记载的微针,具有下述式(2)表示的表面粗糙度。

5nm≤Rz≤10μm     (2)

(Rz:表面粗糙度的最大高度)

3.根据前项1记载的微针,具有下述式(3)表示的表面粗糙度。

50nm≤Rz≤5μm     (3)

(Rz:表面粗糙度的最大高度)

4.根据前项1记载的微针,整体的高度(H)为300~700μm,锥台部底面的直径(D)为10~200μm。

5.根据前项1记载的微针,以热塑性树脂为主要成分。

6.根据前项5记载的微针,热塑性树脂是选自聚碳酸酯、聚丙烯、环烯烃聚合物、环烯烃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酸类树脂、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前项1记载的微针,以生物分解性树脂为主要成分。

8.根据前项7记载的微针,生物分解性树脂是选自聚乙醇酸、聚乳酸、立构复合型聚乳酸、植物来源聚碳酸酯树脂、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微针阵列,在基体上设置多个前项1记载的微针而成。

10.根据前项9记载的微针阵列,设置有50~500根/cm2微针而成。

11.根据前项9记载的微针阵列,从皮肤表面按入10mm时显示80%以上的刺穿性。

12.一种微针装置,其包括担载了药剂的前项9记载的微针阵列和用于对生物体给药的敷贴器(applicator)。

13.一种药剂的给药方法,将担载有药剂的前项9记载的微针阵列刺穿皮肤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微针的简要图。

图2是前端部的简要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得到的微针的照片。

图4是实施例1中得到的微针的前端部的照片。

图5是刺穿性的评价装置的简要图。

图6是刺穿性的评价装置的简要图。

图7是刺穿后的微针阵列的照片(30倍)。

图8是刺穿后的微针阵列的照片(80倍)。

图9是刺穿后的微针阵列照片(1200倍)。

图10是药剂担载之后的微针图形。

符号说明

H:整体的高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梅德雷克斯,未经帝人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梅德雷克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11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