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锚定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50128.3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8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C·旺达瓦尔德;A·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丽塔麦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4 | 分类号: | A61M25/04;A61M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杨勇;郑建晖 |
地址: | 加拿大不列***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锚定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总体涉及血管成形术(angioplasty),具体涉及在治疗血管闭塞——包括慢性完全闭塞——时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治疗血管闭塞通常涉及使用经皮血管成形技术来使微导引导管前进至闭塞位置,并且用线材或专用闭塞刺穿设备(occlusion penetrating device)来刺穿所述闭塞,以形成一个微通道(操作者可稍后将其他经皮设备(诸如血管成形球囊)引入该微通道),并且完全恢复血流。闭塞穿行(crossing)的机制是基于线材或专用闭塞刺穿设备的恒定前进,这允许在实现完全穿行之前所述线材或专用闭塞刺穿设备转向到位于闭塞内的天然的微通道内。
血管闭塞可以是急性或慢性的;慢性闭塞通常被称为慢性完全闭塞(“CTO”),一般会纤维变性并且通常还会钙化。CTO还可能比急性闭塞更长。从而,可能要求相对高的轴向力来刺穿并且使线材或专用刺穿设备前进通过CTO。
对于能够通过线材传输的前向轴向力的量具有明显的机械限制,因为线材没有径向支承会容易弯折。从而,微导引导管(一般包括具有如下内径的紧管,该内径仅稍大于线材的直径,并且所述微导引导管是硬的但却足够柔性以允许操作者将它们推过患者的脉管系统到达CTO位置)被普遍用在已知的CTO治疗技术中。
然而,尽管使用微导引导管提高了可用的轴向力的量,但它没有为操作者提供完全潜力的力传递。这源于作用-反作用物理定律,因为抵着障碍物推动约束在一个管内的线材将导致出现一个作用在相反方向上的力,该力从障碍物返回到线材以及返回到约束管。如果约束管被驱出治疗位置,则驱出位置附近的线材可被暴露出,由此线材可能会损失其传递轴向力的能力或者会弯折。
为了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线材完全受保护,操作者必须相应地持续关注导管的末端位置,保持其尽可能地靠近闭塞。然而,这并非一直可行的,因为到达治疗位置的曲折路径(导管可能要遵循该曲折路径)会在导管的每个转弯处导致力的损失和/或失去对导管的控制。另外,在使用一般的微导引导管时,操作者需要小心从而不超出可能导致导管本身弯折的最大允许的轴向力。
因此现有技术的微导引导管对于线材弯折提供了部分解决方案,由此稍微增加了操作者可施加的力的量,但是它们未考虑导管末端的固定,因此不能为操作者提供通过线材的完全潜力的力转变。相应地开发了另一些现有技术来促进微导管在闭塞治疗位置的固定。
这些方法涉及使用血管成形术球囊;一旦膨胀,该球囊将微导引导管轴的远端推动抵着血管壁。由此,该轴被压在膨胀的球囊和血管壁之间,这保持导管的远端相对固定。然而,使用血管成形术球囊来固定微导管的远端还具有多个缺点。这些缺点中最重要的是将轴推入血管壁中的安全问题,它可能会潜在地导致严重损伤。另一个缺点是所导致的在该过程中操作者不能重新定位导管末端,由于导管实际上被锁定抵着血管壁。该方法的一种变型涉及允许将线材自由移动的共轴设置;然而,由于所施加的球囊力而导致血管损伤的风险仍然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不是意在描绘本文所述和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的广泛概要。本发明内容以简要形式呈现了本发明主题的多个方面,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基本理解,作为下面提供的详细描述的序言。
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血管闭塞的方法,包括在该过程中,通过使用真空将一个导管的末端暂时性地附着至闭塞治疗位置,将该导管局部锚定。还提供一个具有通过外部产生的真空而被控制的真空锚定末端的导管,一个具有通过自生的真空而被控制的真空锚定末端的导管,以及一个具有如下真空锚定末端的导管,其中所述真空由电信号控制。局部锚定方法利用真空来将导管的末端固定就位,同时允许线材或专用闭塞刺穿设备自由通行,从而使操作者免于持续监测末端位置以及推动导管来支承所述线材的前进。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所公开的主题的本质和优点,以及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应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结合随附的附图来阅读。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指示相同或相似的步骤或组件。
图1是使用常规微导引导管对血管闭塞的现有技术治疗的示意图,示出了线材或专用闭塞刺穿设备转向进入位于闭塞内的天然微通道中。
图2是使用常规微导引导管对血管闭塞的现有技术治疗的示意图,示出了在“没有支承”的无支承线材上施加前向轴向力的效果,以及在“有支承”的微导引导管支承的线材上施加前向轴向力的效果。
图3和4是使用常规微导引导管对血管闭塞的现有技术治疗的示意图,示出了微导引导管由于作用-反作用定律从治疗位置驱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丽塔麦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布丽塔麦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01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包装鱼罐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柴油燃料温度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