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49900.X | 申请日: | 2011-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7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高岛和;里馆康治;青木俊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4B39/16 | 分类号: | F04B39/16;F04B39/00;F04B39/02;F04C29/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峻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旋转 压缩机 制冷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和包括该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来构成制冷循环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构成制冷循环装置的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该压缩机主体在密封容器内的上部收纳有电动机部,并在密封容器内的下部收纳有经由转轴而被上述电动机部驱动的压缩机构部。在密闭容器的侧面通过安装固定件安装有储罐,在密封容器的下端部设有支承脚。
上述压缩机主体和储罐形成为俯视呈圆形,而上述支承脚通常形成为俯视呈三角形。支承脚的各顶角部从密封容器周面突出,在各个顶角部设有安装用孔,该安装用孔用于供固定件插入穿过并安装固定在安装部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发明内容
近来,增大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能力的要求较迫切,在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中需要增大压缩能力(排除容积)。
然而,一般来说,当实现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能力(排除容积)的增大时,会有如下不良情况: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整体大型化,从而安装面积变大,制冷循环装置也大型化。
本实施方式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提供这样一种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其中,上述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能实现压缩能力的增大并能抑制安装面积的扩大,且当载荷或力矩作用在压缩机主体上时不易翻倒,上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上述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来构成制冷循环,且能抑制大型化。
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该压缩机主体在密封容器内的上部收纳有电动机部,并且在上述密封容器内的下部收纳有经由转轴被上述电动机部驱动的压缩机构部;支承脚,该支承脚设在上述密封容器的下端部,并包括安装固定于安装部的安装用孔;以及储罐,该储罐设在上述密封容器的侧面,其特征是,将从上述支承脚底面到压缩机主体上端的高度、即压缩机主体的全高H设定为上述压缩机主体的外径D的2.5倍以上(H/D≥2.5),并且将从上述支承脚底面到上述压缩机主体的重心的高度、即压缩机主体的重心高度Hg构成为上述压缩机主体的全高H的1/2以下(Hg≤H/2),接着在满足下述(1)式的同时,设置四个以上的上述安装用孔,
Rc/cosθ<Rb<L ……(1)
Rb:支承脚的支承点半径(从压缩机主体的纵向中心轴到支承脚的安装用孔中心的距离)
Rc:压缩机主体的外半径(从压缩机主体的纵向中心轴到压缩机主体外周面的距离)
L:从压缩机主体的纵向中心轴到储罐的纵向中心轴的距离
θ:相邻支承脚彼此间相对于压缩机主体的纵向中心轴的角度的一半角度(等间隔四条腿的情况下=4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的示意纵剖视图。
图2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循环构成图。
图3A是表示上述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的俯视图。
图3B是表示上述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的主视图。
图4A是表示上述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支承脚的特征的说明图。
图4B是表示上述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支承脚的特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上部轴承部件的安装结构的说明图。
图6A是上述上部轴承部件的俯视图。
图6B是上述上部轴承部件的纵剖视图。
图6C是上述上部轴承部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M的纵剖视图,且对内部结构进行说明。上述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M由压缩机主体1、设于该压缩机主体1的下端部的支承脚2、以及经由安装固定件3安装在压缩机主体1的侧部的储罐4构成。上述支承脚2载置在预定的安装部位,并经由未图示的固定件安装,从而来安装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M。
上述压缩机主体1由密封容器5、收容于该密封容器5内的上部的电动机部6、收容在下部的压缩机构部7、以及将电动机部6与压缩机构部7连接的转轴8构成。在密封容器5的内底部形成有收容润滑油的油积存部9,上述压缩机构部7的大部分浸渍在润滑油中。
上述电动机部6由嵌装于转轴8上的转子(rotor)10、以及内周面与转子10的外周面留有狭小间隙且其外周面嵌合固定于密封容器5上的定子(stator)11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开利株式会社,未经东芝开利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99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