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滴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47468.0 | 申请日: | 2011-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8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A.加布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舍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汲长志;杨国治 |
| 地址: | 瑞士温***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微滴从微滴加载的气体中分离出来的液滴分离器。
背景技术
根据文献EP 1 930 059 A1的液滴分离器包括流动通道,微滴加载的气体能够穿过所述流动通道导送并且所述微滴加载的气体能够沿着主流动方向流过所述流动通道。分离元件基本上环状地围绕着所述流动通道来布置并且拥有内侧面以及用于使所述微滴加载的气体进入到所述分离元件中的开口,其中所述内侧面基本上具有所述流动通道的直径。所述分离元件至少在所述流动通道的长度的一部分上延伸。所述分离元件包括格栅状的结构。产生涡流的装置部件以导向面布置在所述流动通道中,借助于所述产生涡流的装置部件来将所述微粒加载的气体置于旋转运动中并且通过离心力将微滴朝向所述分离元件导送。通过所述导向面,所述微滴加载的气体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从所述主流动方向朝向所述开口转向。
此外,从现有技术中由文献GB 1 557 307公开了一种三梯级的柱状的液滴分离器。在所述第一梯级中将由液体和气体构成的混合物通过转向元件置于切向流动之中,用于在所述第一梯级中在所述液滴分离器的壳体的壁上将较大的液滴分离出来。在所述柱状的液滴分离器的池槽中有用于从气体中分离出来的液体的蓄液槽。所述最下面的第一梯级通过水平的横壁与所述当中的第二梯级分开,一根管子插入到所述水平的横壁中,该管子对于所述微滴加载的气体来说形成通往所述第二梯级中的并且也通往所述第三梯级中的连接。在所述第二梯级中,所述管子包括一个开口,通过该开口所述微滴加载的气体进入到所述第二梯级的腔室中。在所述第二梯级中液体在管子内子内壁上并且在通过所述开口导送的流动中分离出来,所述流动在所述第二梯级的腔室中可以置于切向流动之中并且通过旁通管路导送到所述最上面的第三梯级中。所述最上面的梯级包括两个相互层叠地布置的液滴分离器。气体从所述管子进入到所述两个液滴分离器的下面的液滴分离器中。
所述液滴分离器包括平行的圆形的板。这些板支承在平行的同轴的层中。在这些板中通过环状的空间钻出了一些孔。在这些孔中插入多根棒,所述棒具有不同的横截面并且构造为障碍。所述棒可以构造为角形元件、条带或者圆柱体。气体沿着所述板向外流动并且经过所述角形元件。在所述角形元件上液体留下来并且在其表面上形成膜。这种液体通过所述孔流下来。
如果如在文献GB 1 557 307中一样仅仅设置了一块底板和一个盖子并且气体向上流出,那么气体就不会均匀地流过整个液滴分离器。为了实现均匀的流动,必须设置多块水平的间隔板。液体积聚在这些间隔板上并且通过所述间隔板中的孔流出来。不过,在此液体又会被在所述间隔板的下方流动的气流带走,因而必须在后面布置至少一个第二液滴分离器。相应地在文献GB 1 557 307所述的液滴分离器中在所述第三梯级中相互层叠地布置了两个具有相同的结构形式的液滴分离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液滴分离器,借助于该液滴分离器能够获得尤其较小的微滴的得到改进的分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舍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舍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7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