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47058.6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0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菅家幸雄;柴山浩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爱发科 |
主分类号: | F04B9/02 | 分类号: | F04B9/02;F04C15/00;H02K7/075;H02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徐川;张颖玲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作泵或压缩机等流体机械等的驱动装置,涉及一种利用驱动源的驱动力来产生动力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泵或压缩机等流体机械例如具备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结构,利用该直线运动产生泵作用或流体的压缩作用。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干式真空泵中,由于连接在由电动机驱动的曲柄上的活塞驱动,而开关阀板,由此进行排气和吸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及其描述部分)。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传统描述的摆动活塞式真空泵中,在气缸内设有外转子,内转子偏心的旋转轴由电动机驱动。由此,内转子一边相对于外转子滑动,一边以旋转轴为中心公转。在该公转过程中,叶片一边摇头一边在垂直方向上摆动,经由设置在其叶片上的吸入通道,将空气引入气缸室内,并经由排气口将其排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的说明书段落[0003]、[0004]、图10-13)。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1-5224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108985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干式真空泵中,尽管未进行说明,但通常活塞杆经由轴承连接在曲柄上。因此,其轴承的松度,活塞杆的驱动精度降低。另外,也存在从吸入通道中有热量(加热的气体)流入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必须使用耐热性较高的轴承,从而导致成本增加。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摆动活塞式真空泵中,由于内转子与外转子滑动,即使使用润滑剂,两部件也仍然产生磨损粉末。当产生磨损粉末时,可能造成泵部或密封部破损,因此装置的可靠性降低。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干式真空泵中,在假设活塞杆与曲柄之间没有设置轴承的情况下,由于活塞杆与曲轴滑动,因此在该情况下,也仍然产生与专利文献2中的上述问题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用于产生动力的可动部件的驱动精度,能够抑制磨损粉末产生的驱动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包括:旋转轴、枢转轴、可动部件。
所述枢转轴偏离所述旋转轴的轴心而设置。
所述可动部件固定于所述枢转轴,是用于利用通过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枢转的所述枢转轴的枢转运动来产生动力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装置,而示出流体机械的简要截面图;
图2是以轴向观看旋转轴的图;
图3是以上述电动机部的旋转轴方向示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包含可动部件的泵部的主要部分的简要截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泵部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泵部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泵部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装置的流体机械的简要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装置包括:旋转轴、枢转轴、可动部件。
所述枢转轴偏离所述旋转轴的轴心而设置。
所述可动部件固定于所述枢转轴,是用于利用通过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枢转的所述枢转轴的枢转运动来产生动力的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部件固定在枢转轴上,而不是经由轴承连接在枢转轴上的结构。即,枢转轴与可动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是不使用轴承的结构,由于能够提高枢转轴和可动部件的一体性、即刚性,因此能够提高可动部件的驱动精度。另外,由于也不存在枢转轴和可动部件之间的滑动部分,因此可抑制磨损粉末产生,从而能够提高驱动装置的可靠性。
所述驱动装置也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轴内的、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枢转轴的轴承。根据这种结构,与旋转轴的旋转联动而使枢转轴相对于旋转轴自由旋转(自由自转)。由此,即使可动部件固定在枢转轴上,由于枢转轴能够与可动部件的运动一致地进行自转,因此能够实现从枢转轴的枢转运动转换为可动部件的运动。
所述驱动装置也可以进一步包括由所述可动部件驱动的、对流体提供动力的隔膜机构。在该情况下,所述可动部件是与所述隔膜机构连接的连杆。
所述驱动装置也可以进一步包括由所述可动部件驱动的、对流体提供动力的活塞头。在该情况下,所述可动部件是与所述活塞头连接的活塞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爱发科,未经株式会社爱发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7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件输送装置及其行辘支撑座
- 下一篇:一种袋包装卸船用双层可调式旋转皮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