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以及使用该电池的电池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45723.8 | 申请日: | 2011-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0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悦子;田中明秀;冯孝亮;本棒英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4/587 | 分类号: | H01M4/587;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於毓桢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以及 使用 电池 模块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含有包含能够吸附并且放出锂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正极、非水电解质和非水溶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是在石墨核材料的表面上具有低结晶性碳的包覆层的复合碳粒子,所述包覆层上具有C=O、C-OH和C-O官能团,所述包覆层的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总量中的氧原子含有率为2atom%~5atom%,在空气中的热重测定法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分别在350℃以上但小于600℃的温度范围内和600℃以上85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至少1个氧化峰,并且在350℃以上850℃以下的范围内在最高温度具有峰的氧化峰与在最低温度具有峰的氧化峰的峰温度差为300℃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包覆层中C=O的氧含有率,在所述包覆层的总氧量中为7atom%~39ato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包覆层的低结晶性碳是非晶质碳。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包覆层中C-OH和C=O的比率,以各官能团中氧的原子组成比计为1:1~4:1。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通过X射线衍射法所求出的(002)面间隔d002为0.3354nm~0.3370nm,微晶尺寸Lc为20nm~90nm。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10nm~100nm。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拉曼峰的强度比I1360/I1580为0.1~0.7。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单位质量的不可逆容量为20mAh/g~31mAh/g,并且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放电容量密度为350mA/g~365mA/g。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石墨核材料为进行了各向同性加压处理的石墨粒子。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包覆层是通过使有机化合物或其混合物在非氧化性气氛中进行热分解而由所述低结晶性碳在所述石墨核材料的表面上形成的碳被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包覆层是通过在接触条件下将所述有机化合物或其混合物与所述石墨核材料热分解所得的碳被膜。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有机化合物是以液相碳化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有机化合物是以固相碳化的有机树脂。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低结晶性碳在所述复合碳粒子中的含有率为所述石墨核材料和所述低结晶性碳的合计质量的0.1质量%~20质量%。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正极粘合剂和集电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化成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57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型二次电池
- 下一篇:补偿封装电感的可调谐电容器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