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金属复合体的制造方法、橡胶-金属复合体、轮胎、隔震橡胶支承体、工业用带和履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45557.1 | 申请日: | 2011-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9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 发明(设计)人: | 丰泽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 主分类号: | C23G1/24 | 分类号: | C23G1/24;B29C65/00;B29C70/00;B60C9/00;B62D55/253;B65G15/34;D07B1/06;F16F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金属 复合体 制造 方法 轮胎 支承 工业 履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金属复合体的制造方法、橡胶-金属复合体、轮胎、隔震橡胶支承体、工业用带和履带。
背景技术
在将金属材料嵌入橡胶的方法中,出于增强橡胶与金属材料之间的粘合的目的,已知用酸性或碱性溶液或者丙酮等处理金属材料表面来清洁该表面的技术。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2001-234371号公开了用强酸如磷酸水溶液洗涤钢丝表面的技术。另外,JP-A2001-260235号公开了使钢板表面与包含金属离子和酸的处理剂接触来形成涂层,并将所得钢板浸渍在盐酸浴中来剥离所述涂层的技术。
另外,JP-A2009-091691号公开了用包含除铜或锌以外的过渡金属的盐的水溶液来洗涤已进行镀黄铜的钢丝的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JP-A2001-234371和JP-A2001-260235中记载的各项技术中,将强酸用于洗涤或剥离,并且由于强酸具有高腐蚀性,因此当强酸残留在金属表面上时,倾向于进行腐蚀。另外,存在其中强酸对金属表面特性产生影响,从而使对橡胶的粘合耐久性或保存稳定性(处理和放置后的粘合性)劣化的情况。
另外,在JP-A2009-091691号记载的技术中,在用于洗涤的水溶液中,除铜或锌以外的过渡金属的盐是必要成分。从洗涤用溶液的供给稳定性或环境负荷的观点,已期望在不需要除铜或锌以外的过渡金属的盐的情况下改进橡胶与金属材料之间粘合性的技术的发展。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橡胶-金属复合体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显示优异的橡胶与金属材料之间的初期粘合性、耐湿热粘合性和粘合耐久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橡胶-金属复合体,所述橡胶-金属复合体显示优异的橡胶与金属材料之间的初期粘合性、耐湿热粘合性和粘合耐久性。
此外,本发明的又一目的为提供各自配置有所述橡胶-金属复合体的轮胎和隔震橡胶支承体,以及各自通过使用所述橡胶-金属复合体来生产的工业用带和履带。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现上述目的的具体手段如下。
<1>一种橡胶-金属复合体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金属材料与pH为5至7.2的缓冲液接触的步骤;
然后使所述金属材料与橡胶彼此粘合的步骤。
<2>根据<1>所述的橡胶-金属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缓冲液为基本上不包括过渡金属的液体。
<3>根据<1>或<2>所述的橡胶-金属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缓冲液具有5.2至7.0的pH。
<4>根据<1>至<3>任一项所述的橡胶-金属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缓冲液包括选自由酸解离常数pKa为4至8的酸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酸。
<5>一种橡胶-金属复合体,其通过根据<1>至<4>任一项所述的橡胶-金属复合体的制造方法来制造。
<6>一种轮胎,其配置有根据<5>所述的橡胶-金属复合体。
<7>一种隔震橡胶支承体,其配置有根据<5>所述的橡胶-金属复合体。
<8>一种工业用带,其通过使用根据<5>所述的橡胶-金属复合体来生产。
<9>一种履带,其通过使用根据<5>所述的橡胶-金属复合体来生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显示优异的橡胶与金属材料之间的初期粘合性、耐湿热粘合性和粘合耐久性的橡胶-金属复合体的制造方法。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提供显示优异的橡胶与金属材料之间的初期粘合性、耐湿热粘合性和粘合耐久性的橡胶-金属复合体。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各自配置有所述橡胶-金属复合体的轮胎和隔震橡胶支承体,以及各自通过使用所述橡胶-金属复合体来生产的工业用带和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该记载和实施例通过实例来说明本发明,并且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使用“至”所表达的数值范围是指包括将“至”前后所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和最大值的数值范围。
<橡胶-金属复合体的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5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