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5374.X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5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钉野智史;三代祐一朗;新东连;池田贤三;田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神户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6 | 分类号: | H01M2/06;H01M2/04;H01M2/08;H01M10/0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 ||
1.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槽,其包括具有开口部的电池槽本体,和具有多个端子贯通孔并将所述电池槽本体的所述开口部密闭的盖;
收容于所述电池槽的电极组和有机电解液;
多个电极端子,其具有与所述电极组电连接的端子本体部,和与所述端子本体部一体设置且贯通所述盖的所述端子贯通孔的带螺纹的端子部,通过将螺母紧固于贯通所述端子贯通孔的所述带螺纹的端子部,而使所述多个电极端子相对于所述盖被固定;
第一垫片,其与所述带螺纹的端子部嵌合并配置在所述盖与所述螺母之间;
第二垫片,其以包围所述带螺纹的端子部的周围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端子本体部之上,并配置在所述电极端子的所述端子本体部与所述电池槽的所述盖之间;
环状的弹性体,其在所述第二垫片的内侧,以包围所述带螺纹的端子部的周围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端子本体部之上,并成为在所述电极端子的所述端子本体部与所述电池槽的所述盖之间被压缩的状态;和
填充树脂部,其由填充于环状的凹部的树脂材料硬化而形成,所述环状的凹部至少由所述环状的弹性体、所述带螺纹的端子部和所述端子本体部包围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垫片由弹性材料形成,所述第二垫片与所述弹性体一体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垫片具备与形成在所述端子贯通孔与所述带螺纹的端子部之间的环状的凹部嵌合的嵌合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垫片的所述嵌合部形成有将所述树脂材料导入所述环状的凹部的通路。
5.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槽,其包括具有开口部的电池槽本体和将所述电池槽本体的所述开口部密闭的盖;
收容于所述电池槽的电极组和有机电解液;
多个电极端子,其具有与所述电极组电连接的端子本体部和与所述端子本体部一体设置且贯通所述盖的带螺纹的端子部,通过将螺母紧固于贯通所述盖的所述带螺纹的端子部,而使所述多个电极端子相对于所述盖被固定;和
弹性体,其以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电极端子的所述端子本体部与所述电池槽的所述盖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橡胶类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类材料是选自氯丁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丁基橡胶、聚氨酯橡胶、氟橡胶和硅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弹性体的外侧具有配置在所述端子本体部与所述盖之间的垫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由树脂材料形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是选自橡胶垫片、合成树脂垫片、半金属垫片和膨胀石墨垫片中的至少一种。
11.如权利要求5~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由所述盖、所述端子本体部和所述弹性体包围而成的凹部中填充的树脂材料硬化而形成的填充树脂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填充部由单液或双液混合树脂材料硬化而形成。
13.如权利要求5~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盖和所述电极端子的所述端子本体部分别形成有阶梯状的槽,在所述阶梯状的槽中配置所述弹性体和所述垫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以包围所述带螺纹的端子部的周围的方式呈环状,
所述垫片以包围所述带螺纹的端子部的周围的方式呈环状,
在所述盖形成的所述阶梯状的槽包括第一盖侧环状阶梯部和第二盖侧环状阶梯部,在与所述端子本体部相对的所述盖的背面部分,所述第一盖侧环状阶梯部与所述端子贯通孔同心地形成,所述第二盖侧环状阶梯部与所述第一盖侧环状阶梯部同心并与所述第一盖侧环状阶梯部连续地形成,
在所述端子本体部形成的所述阶梯状的槽包括第一端子侧环状阶梯部和第二端子侧环状阶梯部,在所述带螺纹的端子部与所述端子贯通孔嵌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子侧环状阶梯部与所述带螺纹的端子部同心地形成并与所述第一盖侧环状阶梯部相对,所述第二端子侧环状阶梯部与所述第一端子环状阶梯部同心,并且与所述第一端子侧环状阶梯部连续地形成且与所述第二盖侧环状阶梯部相对,
在所述第一盖侧环状阶梯部与所述第一端子侧环状阶梯部之间配置所述弹性体,
在所述第二盖侧环状阶梯部与所述第二端子侧环状阶梯部之间配置所述垫片,
所述第二弹性体与所述垫片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神户电机株式会社,未经新神户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53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和氧化剂存在下的乙苯脱氢方法
- 下一篇: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