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培养基材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4182.7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9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亨;多田丰;和田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 基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养细胞、组织片等被培养物来制作球状体的培养基材。
背景技术
近年,代替二维培养细胞的单层培养,关注一种培养细胞并使其三维凝集的球状体培养。与单层培养相比,球状体培养能够构建接近生物体内的细胞的状态,能够诱发细胞在生物体内所具有的特异性功能。
作为进行球状体培养的现有培养基材101的一例,可以列举例如图11所示的容器。如图12所示,该容器的底面114形成有彼此空有间隔的多个凹坑部120。容器的底面114用细胞粘附抑制剂(省略图示)覆膜(参照专利文献1)。
球状体培养是使作为球状体前体的细胞经搅拌而成的培养液50流入培养容器内并在凹坑部120内培养细胞。这样,如图12所示,与凹坑部120的形状、大小对应地培养凹坑部120内的细胞,三维凝集,形成球状体6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7/055056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使用上述现有培养基材101进行球状体培养时,发现存在如下问题:除了球状体60外,还形成众多的单层培养的细胞62、大小不均一的球状体。可以认为该原因在于,如图12所示,现有培养基材101的彼此接近的凹坑部120间的基板表面形成为平坦面130。像这样形成该平坦面130时,当使细胞经搅拌而成的培养液50流入培养容器内时,细胞也沉淀在平坦面130上。当培养容器内存在这样的细胞时,除了与凹坑部的大小对应的球状体60外,还可能二维地进行培养,或者形成不受凹坑大小影响的大小无规则的球状体。像这样,通过现有培养基材101无法有效地进行均一地形成期望大小的球状体的培养。这些单层培养的细胞、大小无规则的球状体和与凹坑大小对应的均一的球状体相比生理功能存在差异,在干细胞培养的情况下,培养容器内的细胞群的均一性降低,如分化的程度不同,等等,妨碍实验数据的评价等。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均一地形成期望大小的球状体、可以有效地进行培养的培养基材。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培养基材的特征在于,在培养基材表面形成多个凹坑部,所述凹坑部形成用于培养被培养物的隔室,彼此接近的前述凹坑部之间的培养基材表面为非平坦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进行球状体培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培养基材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培养基材的纵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培养基材的孔形成区域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图3的IV-IV向视剖面图。
图5是图3的V-V向视剖面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培养基材的表面上示意性表示激光的照射光斑的平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培养基材的孔形成区域的局部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培养基材设置在培养皿内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培养基材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培养基材的纵剖面图。
图11是现有培养基材的纵剖面图。
图12是在现有培养基材的表面上示意性表示被培养物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培养基材。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培养基材的培养容器的立体图。图2是培养容器的纵剖面图。图3是培养基材的孔形成区域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图3的IV-IV向视剖面图。图5是图3的V-V向视剖面图。图6是在培养基材的表面上表示所照射的激光的照射光斑的平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培养基材1是制作对细胞进行培养、使其三维凝集而成的球状体(细胞凝集块)的培养容器的主要部分。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培养基材1的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培养容器具备容器主体10和盖12。该例中,容器主体10的内侧的底板部14为相当于培养基材1的部分。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侧的底板部14、即培养基材1由例如聚苯乙烯等合成树脂材料构成。本实施方式中,培养基材1通过使用了合成树脂材料的注射成型而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4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手术的暴露装置
- 下一篇:自动磨边机机械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