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旋转移动设备的用户接口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4071.6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5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约瑟夫·德卢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3 | 分类号: | H04M1/03;H04M1/725;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余婧娜 |
地址: | 加拿大安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旋转 移动 设备 用户 接口 系统 方法 | ||
要求优先权
本申请主张基于在2010年9月23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12/888,915以及在2010年9月23日提交的欧洲申请No.10178685.3的优先权,这两个申请的标题都为“SYSTEM AND METHOD FOR ROTATINGA USER INERFACE FOR A MOBILE DEVICE”,并且通过引用将这两个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设备,更具体地涉及基于移动设备的方位来旋转移动设备的用户接口。
背景技术
移动设备变得越来越流行并且越来越先进。移动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无线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具有无线802.11或蓝牙能力的膝上型计算机。这些设备可以运行各种各样的网络,从诸如和网络之类的仅数据网络到诸如GSM/GPRS、CDMA、EDGE、UMTS和CDMA2000网络之类的综合语音和数据网络。随着与移动设备关联的技术继续发展,这些设备的用户变得越来越依靠这些设备。伴随着这种依靠,基于触敏显示器或触摸屏的移动设备由于较大的显示屏而变得更加流行。通常,这些触摸屏移动设备基本上是矩形的,具有两个短侧边和两个长侧边,触摸屏在这四个侧边之间,麦克风在短侧边之一上,以及扬声器在相对的短侧边上。响应于呼入呼叫或呼出呼叫,呼叫信息可被显示在显示屏上。呼叫信息可以在垂直方位上显示,其中扬声器靠近移动设备的顶部以及麦克风靠近移动设备的底部。因此,当用户尝试使用具有触摸屏的移动设备来进行呼叫或接收呼叫时,用户必须确定移动设备的正确方位。例如,用户必须确定移动设备的正确的垂直方位,使得扬声器靠近顶部而麦克风靠近底部。典型地,用户能够基于用户接口显示的呼叫信息确定正确的垂直方位。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仅作为示例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设备的框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第一垂直方位的移动设备的正视图,其中移动设备具有两个麦克风和两个扬声器;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第一垂直方位的移动设备的正视图,其中移动设备具有两个麦克风和两个扬声器;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第一水平方位的移动设备的正视图,其中移动设备具有两个麦克风和两个扬声器;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第一水平方位的移动设备的正视图,其中移动设备具有两个麦克风和两个扬声器;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第一垂直方位的移动设备的正视图,其中移动设备具有两个换能器;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第二垂直方位的移动设备的正视图,其中移动设备具有两个换能器;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第一水平方位的移动设备的正视图,其中移动设备具有两个换能器;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第二水平方位的移动设备的正视图,其中移动设备具有两个换能器;
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显示图形用户接口和激活音频用户接口的第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显示图形用户接口和激活音频用户接口的第二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方位组件不提供移动设备的明确方位的情况下激活音频用户接口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理解,为了说明的简化和清楚,在不同的图中重复合适的参考符号,以指示对应的或类似的单元。另外,为了提供对本文描述的实现的全面理解,阐述了众多特定的细节。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在无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此处描述的实现。在另外的示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方法、过程和组件,从而不会模糊描述的有关的相关特征。而且,该说明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本文描述的实现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捷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4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