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机动车用防雾·空调系统、除湿单元、除湿盒、及除湿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2872.9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7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琢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渡边琢昌 |
主分类号: | B60H3/00 | 分类号: | B60H3/00;B01D53/26;B60H1/3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机动车 用防雾 空调 系统 除湿 单元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电力机动车内的空气进行除湿的电力机动车用防雾·空调系统、除湿单元、除湿盒、及除湿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地球暖化的倾向变得显著,作为其对策的一环,为了削减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即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在行驶时完全不使用矿物燃料的电力机动车的导入不断发展。
然而,在电力机动车中,存在如下的问题。例如,在外气温度比车内温度低时,存在从乘员排出的水蒸气(无感觉失水)引起的玻璃窗的结露所造成的视野不良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而需要玻璃窗周边空气的除湿。
在以往的电力机动车中,利用基于电动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却除湿和基于来自蓄电池的供电的在温水制造装置制作的温水的加温,来制造相对湿度低的空气,将其向玻璃窗喷射而进行视野确保。因此,存在来自车载的蓄电装置的消耗电力增大而可行驶距离缩短20%~30%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夏季,由于制冷,有时在压缩式制冷装置会将空气温度冷却至空气的露点温度以下的低温。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制冷系统的传热面上发生冷凝,从而存在因传热性能的下降等而运转效率恶化的问题。
例如,在外气为5℃、60%RH(绝对湿度2.6g/kgDA)的环境下,3名乘员乘坐于车内容积为4m3(=空气重量4.8kg)的电力机动车时,人的无感觉失水量(水蒸气发散量)每一人约30g/h,因此车内空气的绝对湿度按照每1kg空气,以每小时18.8g的比例上升。因此,在玻璃窗附近,若空气温度为5℃的状态,则在约9分钟,相对湿度达到100%(绝对湿度5.4g/kg),玻璃窗的结露(窗的模糊)开始。
若为发动机机动车,则可以利用发动机排热,使玻璃窗附近的空气温度上升而使相对湿度下降,由此能够防止结露,但在除了蓄电装置之外不具有能量源的电力机动车中,由于没有有效的排热源,因此该对策无法实现。
电力机动车在锂离子电池等蓄电装置中蓄积电力,通过蓄积的电力来驱动电动机进行行驶,但为了制热或防雾而消耗电力的情况会导致可行驶距离的缩短、高价的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上升,损害经济性。因此,能够抑制电力消耗的防雾·空调系统的开发从节能的观点出发成为待解决的课题。
作为这种课题的解决对策,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在电力机动车的空调系统中有效利用除湿转子的干燥剂(除湿剂)调湿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载持有除湿剂的转子的再生中利用来自车载的热泵的温风的空调系统。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在以往类型机动车的空调系统上设置内置有除湿构件的吸湿容器,减少压缩式制冷装置进行的冷却除湿的负载的空调系统。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为了减少电力机动车的制热所使用的电力负载,而使用了在蓄电装置的充电时一并进行温水制造的蓄热机构的空调系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548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6713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270252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力机动车用空调系统中,为了除湿转子的再生而使用来自车载的热泵的温风,因此存在系统大型化的问题,尤其是在外气温度下降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未充分下降,因此需要基于来自蓄电装置的电力的追加的空气加热等问题。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机动车用空调系统中,在行驶时的除湿构件再生中使用基于来自蓄电装置的电力或来自车载的发电装置的电力的加热器加热的机构,因此对于电力机动车的可行驶距离的下降对策而言毫无益处。
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电力机动车用空调系统中,介绍了一种为了制热而从电力机动车的蓄热装置接受热量的供给,减少温风制造用的电力消耗的系统,但由于蓄热量受限定,因此虽然能够进行电力机动车的驾驶初期的温风制造,但存在无法实现长时间的应对的问题。
作为用于解决这种蓄热量的问题的技术,有利用潜热的蓄热技术。这是通过利用蓄热体的相变化潜热来获得大的蓄热量,在电力机动车的行驶时取出蓄积的温热而进行空气调节的情况。作为蓄热体,已知有熔点为~80℃左右的石蜡类、无机水和盐。然而,由于受到车载空间的限制,难以得到充分的蓄热容量,是在价格设定上也未着手等无法称为实用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力消耗,小型轻量,好用度优异,且经济地对车内的空气进行除湿的电力机动车用防雾·空调系统、除湿单元、除湿盒、及除湿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渡边琢昌,未经渡边琢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28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