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水龙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41959.4 | 申请日: | 2011-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0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村田健介;坪井宏之;立木翔一;正平裕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TOTO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E03C1/05 | 分类号: | E03C1/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善来;李雪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水龙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水龙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使用电波传感器而自动进行吐水、止水的自动水龙头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使用光电传感器而自动进行吐水、止水的自动水龙头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自动水龙头装置中,在连通管的顶端部分内置有光电传感器。如果使用者将手放进光电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则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手的存在,由此自动开始从吐水口吐水。另一方面,如果使用者从检测范围抽出手,则由于光电传感器检测不到手的存在,因此自动停止从吐水口吐水。
另外,在这样的自动水龙头装置中,可考虑到使用者在使用时从各种方向朝着吐水口放进手。另一方面,由于光电传感器的指向性强,因此为了用光电传感器确实地检测到从上述的各种方向放进的手,需要将光电传感器的检测范围确实地配置在手伸过来的吐水口附近。由此,在使用了光电传感器的自动水龙头装置中,手在到达吐水口之后被光电传感器所检测到,未能提高响应性。
另一方面,公知有代替光电传感器而使用了检测范围广的电波传感器(微波传感器)的自动水龙头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自动水龙头装置中,电波传感器配置在水槽侧,被设置成从电波传感器发射的电波射束的发射方向朝着上方。
电波传感器与光电传感器相比指向性更广检测范围更广。因而,在使用了电波传感器的自动水龙头装置中,即使从各种方向朝着吐水口放进手,也能够在手到达吐水口之前检测到手,能够提高响应性。
在使用了上述的光电传感器的自动水龙头装置中,存在未能简单地提高吐水开始的响应性的问题,而且在其特性上需要将光电传感器配置在吐水口附近,存在损害设计自由度的问题。即,需要在吐水口附近的管内配置光电传感器或者由其附带的配线或电气部件,设计自由度被限制。
另外,在将上述的电波传感器配置在水槽侧的自动水龙头装置中,虽然可提高设计自由度,但是不容易实现良好的响应性。即,由于电波传感器配置在水槽侧,因此如果想要提高吐水口附近的电波强度,则电波强度不仅在吐水口附近提高而且在水龙头装置的周围也提高,检测范围过于变广。由此,在将电波传感器配置在水槽侧的自动水龙头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对洗手结束后的甩手动作或在洗手中的揉搓香皂的动作等做出反应而容易发生误吐水。
于是,本申请人提出了如下自动水龙头装置(参照专利文献3),在连通管内并列设置水管与波导管,通过该波导管将电波从电波传感器引导到吐水口部。在此结构中,由于能够在吐水口周边设定检测范围,因此可认为提高了在吐水时及止水时的响应性。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4-3609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6-2198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10-144497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自动水龙头装置中,由于呈在吐水口附近将水管配置在波导管上方的结构,因此在吐水中从吐水口吐出的清洗水通过与导波管的电波发射口相比更靠近使用者侧的位置,所以电波被清洗水所挡住,相对于清洗水的水流,与在止水中相比在吐水中的使用者侧的检测范围大幅度变窄。
由此,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自动水龙头装置中,由于在吐水中使用者侧的检测范围变窄,因此如果在洗手结束后从水流中抽出手,则虽然在可立刻停止吐水这点上是有利的,但是本申请人发现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自动水龙头装置中存在如下课题。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自动水龙头装置中,由于在吐水中使用者侧的检测范围过于变小,因此如果在洗手中为了进行揉搓手的动作而从水流向使用者侧挪开手,则手不被检测到。即,本申请人发现了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自动水龙头装置中存在本来需要继续吐水的揉搓手的动作中有可能误停止吐水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水龙头装置,其中使用了电波传感器,通过简单结构防止发生误止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OTO株式会社,未经TOTO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19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