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妆品乳液制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80041847.9 | 申请日: | 2011-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9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烈·亚历山大罗维奇·戈特洛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德烈·亚历山大罗维奇·戈特洛夫 | 
| 主分类号: | A61K8/06 | 分类号: | A61K8/06;B01F11/02;B01J19/10;A61Q19/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俄罗斯*** | 国省代码: | 俄罗斯;RU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化妆品 乳液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美容和皮肤科领域,可用于生物学、药物学、化妆品行业、兽医和食品行业,尤其用于化妆品行业,以及皮肤、头发和指甲护理化妆品技术开发。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生物活性物质渗透到皮肤深层组织中还取决于美容霜油相的尺寸和均匀性;所述美容霜包括植物和精油、一些重要的萃取物和其他脂溶性成分。通常,面霜技术往往将油相尽可能分裂成很小的液滴。
此时,沿着“水包油”乳液脂质体,生物活性化合物可穿透皮肤组织,所述组织溶解在乳液油相中,并吸附在构造界面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目前使用的美容霜制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流程阶段:
—原材料称量和熔化;
—脂肪和水相制备;
—乳化作用;
—冷却和发香;
—使用包装材料打包。
为制备水相,所述成分需加热至75-80度(摄氏)。要制备油相,所述成分需加热至80-85度。进一步地,混合所述脂肪相和水相。在一定条件下(温度、pH环境、注册编号),在乳脂块中添加DNA和防腐剂(俄罗斯专利号2032399,IPC A61K7/00、A61K7/48)。
该方法的缺点在于:面霜生产技术的功率容量较大及其成分生物活性降低,同时所述产品制备基于这一事实:乳液生产过程中,将其加热至80-85°C;进一步地,存在两个相位均质化,使所述产品制备更困难;添加成分和添加剂对热分解相当重要(温度可达40-45°C),同时需均质化。这些不足大大限制了所述方法的应用领域,尤其当天然维生素补充剂存在时乳液的制备(面霜、化妆水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目前使用的化妆品乳液制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分散介质中分散植物油、乳化剂和甘油,其次在来源于动植物的生物活性物质混合过程中将所述成分添加到乳液中。使用乳化剂聚氧化乙烯凝胶,并在室温下进行分散(俄罗斯专利号2126247、IPC7A61K9/10,7/48,出版社,2001年)。
该模拟法的缺点是:为强化溶解和分散过程以及制备细溶液和悬浮物,设备容量还配备了高速搅拌设备。该方法的另一个缺点是无法实现均质化过程(冷乳化),同时无法将生物活性物质添加到面霜中以制成具有亚微米粒度的乳液。以乳液形式存在的化妆品制法最接近本发明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室温下将部分可溶成分、乳化剂、生物活性物质(任何来源)和固体粉末成分(吸附剂或研磨剂)分散在溶剂中,其中所述成分直接通过单个加药装置同时或依次添加到旋转气蚀装置的受声波暗箱中,且随着同时通过乳液复合物“Mirra”(或其他复合物)及水溶液的受声波腔体,进行气蚀乳化过程(俄罗斯专利号2240782、IPC7A61K9/10、A61K9/50、A61K9/127、A61K7/48、2004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旨在利用气蚀均质化(乳化)概念获取高效有机化妆品和活性乳液类化妆品的资金。
当然,相比传统的乳化法,用于制备化妆品乳液的旋转—气蚀处理法具有几大优点。
然而,所述工艺或转瓶机受声波腔体的旋转—同质模式需进一步说明。
众所周知【1】,在实践中,声波在受声波腔体和旋转转机定子通道中可实现不同模式的气蚀作用。
应指定此类词语,如“具有电力水声效应的旋转气蚀装置”和“混合……”,所述词语在旋转气蚀装置中通过气蚀乳化法得出。问题是有关旋转气蚀装置操作模式的最佳选择,因其取决于许多因素。
例如,【如图1所示,2.2.2条】,所述技术装置几乎在所有差压下采用气蚀模式,但是可作为水力气蚀模式【如图1所示,2.1.4条】和声空化模式。此外,转瓶机中的共振现象特性还包括多重共振存在【如图1所示,1.1条】以及与所述装置的设计参数、操作模式和介质特性的复杂依存性。每种结构件为具有特殊频谱的发生器,所述发生器最终会彼此重叠。作者【1】在4.4节中证明,硫在油混合物种的溶解过程是最佳的,同时采用转瓶机的操作模式,尤其当所述机器由声学脉冲空化励磁。一些转子定子对和管道喷嘴的结构设计决策用于设定特定工艺流程所用的共振频率叠加。
所述原型法作者在接受访谈【5】时表明,曝光频率和旋转气蚀均质化为电源电流的3倍频率,如约为150-180Hz。根据所得结果【如图1所示,2.2.4条】,这可能为其中一种谐振模式,且较高频率的谐振具有更高频谱密度和更好的Q因子,尤其当配准共振频率为540-580Hz。
因此,我们可注意到所述原型具有以下明显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德烈·亚历山大罗维奇·戈特洛夫,未经安德烈·亚历山大罗维奇·戈特洛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18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