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连接电导体与电接触部件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0999.7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0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H·鲍尔;G·塞茨;H-P·芬克;M·舍费尔;W·哈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舍费尔模具及专用机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H01R43/02;B23K26/22;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牛晓玲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接 导体 接触 部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导体与电接触部件的方法,其中接触部件具有可变形的腿部,并且腿部利用弯曲阳模/冲模这样变形成使得导体与接触部件力锁合地挤压在一起。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导体与电接触部件的具有弯曲阳模的装置,其中接触部件具有可变形的腿部,并且弯曲阳模设计成使得腿部这样变形:该腿部使导体与接触部件力锁合地挤压在一起。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的电子和电的部件、例如汽车的车载电网,通常通过机械的、力锁合的连接、即所谓的压接连接来实现接触部件与导线的连接。在压接方法中至少两个部件通过至少一部件的塑性变形而力锁合地相互连接。通常接触部件具有腿部或所谓的压接侧面,它们在力作用下与电缆绞合线通过挤压压紧在一起。在此通常没有材料结合的连接。按照现有技术常见的是,通过约20%的挤压变形程度实现绞合线在接触部件里面的蜂窝状的挤压。此外要实现腿部相对于可能的复位弹簧的支撑。
通常通过所谓的压接力监控来保证压接连接的质量,在监控时测量对于压接或弯曲要花费的力与弯曲行程的关系。在行程上对力进行积分得到所作的功,其中在监控压接力时使用在没有导线的被压接的接触部件与具有导线的被压接的接触部件之间的作功差值作为压接连接的质量量度/等级。通过约30%的作功差,可以诊断出电缆缺少绞合线、接触部件与导线的不良压紧和变化的压接参数(例如压接高度)。
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压接方法存在两个主要缺陷:
在导线横截面非常小(小于0.35平方毫米)或者接触部件在变形部位中板厚很大时,测得的作功差这样微小,使得不再能够良好地监控压接工艺。例如不再能够鉴别出电缆缺少绞合线。但是如果在压接部位中缺少各电缆绞合线,则压接中的挤压变形程度下降并且在导体与接触部件之间的过渡电阻可能提高到无穷大。因此不再给出所述连接的电功能。
要变形的接触部件的典型材料是金属。因为所有金属都具有弹性特性,所以在不足够地对变形的压接腿进行支撑时可能产生这个腿部的不期望的回弹。由此可能使变形的接触部件与导体之间的接触恶化并且两个部件之间的电阻增加。于是压接连接的质量变差。
由DE 103 58 153 A1已知一种连接方法,其中首先使电缆与接触部件压接,接着与接触部件在三个独立的步骤中激光焊接。压接和激光焊接在两个独立的装置中并因此也在分开的工作步骤中进行。
DE 10 2004 053 126 A1公开了一种装置,在该装置中电导体与接触部件在相同的工作过程中不仅压接而且焊接。在此接触部件的压接板通过专用的压接工具挤压在一起。在电导体的芯线套与接触部件的压接板之间建立挤压接触,而焊接在就地的另一位置上在导体端部与接触部件之间实现。在焊接时电流经焊接电极流过导体和接触部件的待连接的元件。
由DE 198 40 214 C2已知一种用于压焊的方法,利用该方法使导线固定在导线固定件的连接板之间。为此首先将导线放入到导线固定件里面并且在一个连接板叠放在另一连接板下面的情况下借助于砧部和压接阳模挤压导线固定件。接着实现连接板的焊接。
DE 100 07 258 A1公开了一种移动的电缆连接器,其中将线材束插入到倒角的圆柱形金属套里面。然后在倒角的插入孔处将线材束与金属套的侧面通过两个电极超声波焊接。
DE 103 52 482 A1描述了一种装置,通过它能够焊接不同电缆的绞合线。此外它能够压接电缆的电绝缘部位。
由DE 30 17 364 A1已知一种方法,其中首先通过用压印阳模将扁平插头的金属腿挤压到一起而将电缆的绞合线与扁平插头压接。压印阳模也用于使绞合线与扁平插头相互超声波焊接。
由DE 10 2007 032 584 B4也已知一种装置,通过它可以建立压接和焊接连接。在此接触部件的卷边部首先包围电缆的绝缘部并且在第二步骤中将去绝缘的电缆端部与接触部焊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电导体与电接触部件之间建立可靠的连接。
这个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方法以及具有权利要求10特征的装置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舍费尔模具及专用机具有限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舍费尔模具及专用机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0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