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二硫键稳定性Fv片段的双特异性抗体在审
| 申请号: | 201180040675.3 | 申请日: | 201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8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U·布林克曼;A·哈斯;S·麦茨;J·M·尚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哈夫曼-拉罗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16/00 | 分类号: | C07K16/00;C07K16/32;C07K16/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史文静;黄革生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二硫键 稳定性 fv 片段 特异性 抗体 | ||
1.双特异性抗体,其包含
a)特异性地结合第一抗原并且由两条抗体重链和两条抗体轻链组成的全长抗体;
b)特异性地结合第二抗原的Fv片段,所述Fv片段包含VH2结构域和VL2结构域,其中两个结构域通过二硫桥相连,并且
其中只有VH2结构域或VL2结构域是通过肽接头与特异性地结合第一抗原的全长抗体的重链或轻链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抗体是三价的并且
或者VH2结构域或者VL2结构域通过肽接头与特异性地结合第一抗原的全长抗体的重链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
VH2结构域或VL2结构域通过肽接头N-端融合至特异性地结合第一抗原的全长抗体的C-端。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
VH2结构域或VL2结构域通过肽接头C-端融合至特异性地结合第一抗原的全长抗体的N-端。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VH2结构域或VL2结构域通过肽接头N-端融合至特异性地结合第一抗原的全长抗体的重链或轻链的C-端。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
VH2结构域或VL2结构域通过肽接头C-端融合至特异性地结合第一抗原的全长抗体的重链或轻链的N-端。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
VH2结构域和VL2结构域通过在下述位置之间引入的二硫桥连接:
i)VH2结构域位置44和VL2结构域位置100,
ii)VH2结构域位置105和VL2结构域位置43,或
iii)VH2结构域位置101和VL2结构域位置100。
8.根据权利要求1-6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
VH2结构域和VL2结构域通过在VH2结构域位置44和VL2结构域位置100之间引入的二硫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
完整抗体的重链的第一CH3结构域和完整抗体的第二CH3结构域各在包括了抗体CH3结构域之间的原始界面中的改变的界面处相遇;
其中i)在一条重链的CH3结构域中,
氨基酸残基被具有更大侧链体积的氨基酸残基所替代,由此在一条重链的CH3结构域的界面内产生突起,所述突起可定位在另一重链的CH3结构域的界面内的腔中,
和
ii)在另一条重链的CH3结构域中,
氨基酸残基被具有更小侧链体积的氨基酸残基所替代,由此在第二CH3结构域的界面内产生腔,其中在第一CH3结构域的界面内的突起是可定位在所述腔内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具有更大侧链体积的氨基酸残基选自精氨酸(R)、苯丙氨酸(F)、酪氨酸(Y)和色氨酸(W),并且所述具有更小侧链体积的氨基酸残基选自丙氨酸(A)、丝氨酸(S)、苏氨酸(T)和缬氨酸(V)。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
两个CH3结构域都进一步通过在每个CH3结构域的位置引入半胱氨酸(C)残基来进行改变以便能形成在CH3结构域之间的二硫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哈夫曼-拉罗切有限公司,未经弗·哈夫曼-拉罗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06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