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梯子附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9914.3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9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阿利斯戴尔·泰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德利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7/14 | 分类号: | E06C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余朦;王艳春 |
地址: | 英国邓弗里***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这样的装置,其可附接至其他物品特别是梯子并且可用于将另外的物品附接至梯子。
背景技术
当使用者不得不接近高处的区域时,经常使用梯子。梯子可广泛用于如从室内涂漆到维护室外电信装置的完全不同的领域。
大体上,梯子包括通过一组被称为踏棍的横梁相连的两个竖直梯框杆。踏棍可具有各种横截面,但是通常呈圆形、三角形或主要是立方体形。梯子可由许多材料制成,但是经常由金属或木材构成。为了节省重量和材料,踏棍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是中空的,具有中心孔。
然而,梯子并不是没有缺点,梯子常年是大量事故的根源。使用者可能因摔落或梯子滑动而使自己受伤。通常为以下原因:使用者不得不手持一些形式的手工工具、油漆刷或类似物登攀梯子,使其与梯子可靠接触的点减少。此外,如果使用者笨到在双手被这些工具占据(例如,握有油漆刷和油漆罐)的情况下登攀或站在梯子上,使其与梯子的接触点减少到两个:其双脚,那么该缺点会更加严重。这样对使用者而言可能极度危险,并且可能常年是许多伤害的根本原因。
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包括安装在一组梯子或阶梯的顶部之上的附接件,其具有附接插座以接纳竖直梯框杆的顶部。这也许是不可能的,如果(常常如此)竖直梯框杆的顶部例如抵靠在墙上的话。使用者可佩戴工具带,但是这可能并不实际,如果使用者必须在其腰周围采用一些其他形式的工具吊带的话,或者,对于上述油漆刷与油漆桶示例而言,这根本就不是实际的解决方案。
其他解决方案包括在踏棍的中空孔内设置长型棒,并且通过销或螺栓装置将其物理地附接至踏棍。长型棒可在一端设有搁板,允许使用者例如在涂漆时将油漆桶搁在该搁板上。
这样具有数个缺点。第一,必须在将与装置附接的踏棍中的每一个或全部上钻附加的孔。这样要么必须作为后续修改来实现,要么必须被制成于梯子中,从而增加了制造时间和成本。第二,孔可能成为踏棍中的应力集中处,从而降低梯子的工作能力并实质上增加了可能的故障。最后,使用者不得不攀爬梯子并可能一般不得不使用双手以正确地进行附接,从而减少了其可能具有的任何益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附接装置,其适于与梯子一起使用,该附接装置包括楔入部分,该楔入部分使得附接装置能够被楔入用于与该附接装置附接的梯子的踏棍的中心孔。对于“楔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楔入部分可具有适当的形式以使得该楔入部分仅通过适当的中心孔挤压该楔入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而被放置、紧固并保持在该中心孔内。然后可形成这两者的过盈配合,但是人力应足以使所产生的过盈配合脱开。
楔入部分可由弹性材料形成。弹性材料可以是橡胶、适当的塑料材料、或一些其他适当的弹性材料。弹性材料可限于构造楔入部分,或可用于形成附接装置的其他部分。
附接装置还可包括长型接合部分,其横截面尺寸小于用于与该附接装置附接的梯子的踏棍的中心孔的最大尺寸。
楔入部分可呈大体上的平截头体形。楔入部分可呈大体上的平截头圆锥体形。长型接合部分可从平截头体或平截头圆锥体的横截面积较小的表面起延伸。
可替代地,楔入部分可包括围绕中心楔形构件的一个或多个唇边。如果中心楔形构件具有圆形横截面,那么唇边可为环形体,环形体自身具有适当的横截面,从圆形的横截面变化到椭圆形的或矩形的或正方形的横截面。
该设置可包括多个这样的唇边,其直径沿附接装置的中轴线并在附接方向上减小。
作为另一可替代方案,楔入部分可包括从中心楔形构件的一侧突出的简单凸起布置。可存在多个这样的凸起,即,其随后的突出距离延附接装置的中轴线并在其附接方向上减少。因此,可获得类似平截头体的整体形状,而无需形成完全的平截头体。凸起可成环状组并以共同的距离沿附接装置布置,或可以任何适当的布置图案设置。
附接装置可包括附加连接器件,如包括钩、乃至岩钉钢环的连接器件。可替代地,附加连接器件可包括卡扣钩、夹、搁板或用于该应用的其他适当形式的连接器件。
附图说明
将仅以示例的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附接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适于与图1的附接装置一起使用的梯子的部分立体图;
图3是附接至图2的梯子的图1的附接装置的部分剖视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附接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附接装置的平面图;
图6是图4的附接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图4的附接装置的第一端视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德利姆有限公司,未经莱德利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99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