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薄膜、光学元件成形用模具及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9247.9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0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岩堀恒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尼康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B29C33/38;C03B11/00;C23C14/06;B29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光学 元件 成形 模具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碳薄膜,是由正四面体非晶碳所构成,其特征在于:
在膜厚方向具备多个由三层以上sp3键的含量在相邻层中互不相同的层层叠而成的单位构造(但排除由sp3键的含量不同的两层交互层叠的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薄膜,其中,
在所有的所述单位构造中,依序层叠有sp3键的含量小于65%的第1层、65%以上且小于75%的第2层、以及75%以上的第3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薄膜,其中,
在所有的所述单位构造中,依序层叠有sp3键的含量小于65%的第1层、65%以上且小于75%的第2层、75%以上的第3层、以及65%以上且小于75%的第4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碳薄膜,其中,
硬度为27~40GPa,内部应力为-2.2~-1.0GPa。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碳薄膜,其中,
在所有的所述单位构造中,膜厚为总膜厚的1/3以下。
6.一种光学元件成形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于表面具备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碳薄膜。
7.一种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成形用模具对被成形物进行加压,成形光学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尼康,未经株式会社尼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92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腌制品加工热烘房
- 下一篇:用于减小刮水器驱动装置的马达扭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