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包及具备该电池包的电动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38775.2 | 申请日: | 2011-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9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吉冈俊树;楠寿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锂能源日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K1/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具备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 E V)或电动汽车(E V)上搭载的电池包。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该电池包的电动车。
背景技术
近年,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CO2的排出量少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或不排出CO2的电动汽车(以下,将它们总称为电动车)正在普及。作为向驱动马达或其他的电气系统供给能量的能量供给源,电动车搭载有电池包。
电池包具备多个电池模块以及收容该多个电池模块的封装壳体。
各个电池模块是在将多个单电池电连接的状态下封装化成一个的模块。即,各个电池模块是由多个单电池构成的组电池。
封装壳体具备:配置电池模块的托盘;以及覆盖该托盘上的电池模块的罩。例如,托盘具备:将多个电池模块在俯视时配置成矩阵状(在俯视中呈纵横整列的状态)的底部;从该底部的外周立起的下侧周壁部;以及从该下侧周壁部的上端向外伸出的下侧凸缘部。罩具备:具有与托盘的开放部分对应的形状的顶部;从该顶部的外周垂下的上侧周壁部;以及从该上侧周壁部的下端向外伸出的上侧凸缘部。
而且,在底部上配置有多个电池模块的托盘的开放部分被罩覆盖,在重合的下侧凸缘部及上侧凸缘部中插通螺栓,在该螺栓拧合螺母,从而将托盘和罩紧固。由此,托盘的下侧凸缘部与罩的上侧凸缘部面接触,收容电池模块的封装壳体的内部空间成为液密。
该电池包安装在电动车的底部。即,搭载于电动车的该电池包从确保电容量的必要性出发,整体的重量、尺寸非常大,因此,从行驶稳定性及其他的构成配置等观点出发,被配置在电动车的底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搭载于电动车的电池包如上所述,由于配置在车辆的底部,所以在洗车或行驶时,由于溅起水而水分容易附着于封装壳体的外表面。因此,需要充分确保托盘与罩之间(下侧凸缘部与上侧凸缘部之间)的液密性。但是,目前的电池包通过使下侧凸缘部与上侧凸缘部面接触,从而使封装壳体的内部空间液密。因此,在施加于封装壳体的液体的压力高的情况下,有水分从下侧凸缘部与上侧凸缘部之间进入封装壳体的内部空间的顾虑。
例如,在进行洗车或保养时,有时用高压清洗机以高压喷射水或液状洗剂(以下,称为清洗液),但在高压的清洗液喷到电动车的车轮附近或车身的底部时,清洗液从下侧凸缘部与上侧凸缘部之间进入封装壳体的内部空间,该清洗液成为短路等的原因,从而有电池模块整体或单电池破损的顾虑。
另外,在目前的电池包中,除了上述问题点外,还有在电池模块或单电池的维修或更换时伴随的罩的装卸作业繁杂的问题。即,在目前的电池包中,虽然使用螺栓和螺母来紧固托盘和罩,但在紧固托盘和罩时,必须向多处(在托盘及罩的周围设定的多个紧固位置)供给螺母,另外,在将罩从托盘卸下时,必须回收配置于多处的螺母。因此,在目前的电池包中,在伴随电池模块等的维修或更换而进行罩的装卸时,存在必须进行非常繁杂的作业的问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7-2539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所述实情,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防止附着于由托盘和罩构成的封装壳体的外表面的水或清洗液等液体从托盘和罩之间进入封装壳体的内部空间,而且能够消除罩相对于托盘的装卸作业的繁杂性的电池包及具备该电池包的电动车。
本发明的电池包,具备一个以上的单电池及收容该一个以上的单电池的封装壳体,
该封装壳体具备:
托盘,在所述托盘配置所述单电池,且所述托盘具备下侧凸缘部;
罩,其是覆盖该托盘上的所述单电池的罩,且具备上侧凸缘部,在所述罩覆盖所述托盘上的所述单电池的状态下,所述下侧凸缘部和所述上侧凸缘部重合;以及
边缘罩,其从外侧覆盖重合的所述下侧凸缘部及所述上侧凸缘部的全周或大致全周,
该边缘罩具备:
与所述下侧凸缘部相对的第一片;
与所述上侧凸缘部相对的第二片;以及
对所述第一片及所述第二片的基端彼此进行连接的连接部,
在所述第一片或所述第二片的任一方设有多个阴螺纹部,
在所述第一片或所述第二片的任另一方,在所述下侧凸缘部及所述上侧凸缘部,匹配于所述阴螺纹部的配置而设有用于供阳螺纹部件插通的螺钉插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锂能源日本有限公司,未经锂能源日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8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