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照明系统以及照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8510.2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9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树神弘也;木岛直人;武田立;服部英次;胜本觉成;横尾敏明;与安史子;小岛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S10/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照明 系统 以及 方法 | ||
1.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的亮度随着调光等级的变动而变动,其特征在于,
该发光装置具有:
布线基板;
多个LED芯片,它们配置于所述布线基板的LED芯片安装面,发出从可见光区域到近紫外区域的波长区域中的预定波长范围的光,并且被划分为多个LED组;
波长转换部件,其设置于与所述布线基板的所述LED芯片安装面对应的位置,与所述多个LED芯片对应地分割为多个波长转换区域,所述多个波长转换区域与所述LED组对应地划分为多个波长转换区域,并且该波长转换部件按照每个所述波长转换区域具有不同的波长转换特性,对由对应的LED芯片发出的光进行波长转换,按照每个所述波长转换区域放射出具有相互不同的色温的一次光;
电流提供部,其经由所述布线基板,针对每个所述LED组独立地向所述LED芯片提供驱动电流;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从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提供给每个所述LED组的电流,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调光等级独立地控制所述LED组的点亮开始时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随着从所述电流提供部提供给所述多个LED组的电流的总量上升,所述控制部依次点亮所述LED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LED芯片被划分为3个以上的LED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随着从所述电流提供部提供给所述多个LED组的电流的总量上升,所述控制部从与放射出色温低的所述一次光的所述波长转换区域对应的所述LED组到与放射出色温高的所述一次光的所述波长转换区域对应的所述LED组,依次点亮所述LED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随着从所述电流提供部提供给所述多个LED组的电流的总量上升,所述控制部增加点亮的LED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包含:相位角检测器,其接收作为导通相位角与所述调光等级对应地变化的电压波形的控制信号,检测所述导通相位角;以及选择电路,其根据所述导通相位角选择待点亮的LED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接收作为振幅电压值与所述调光等级对应地变化的电压波形的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振幅电压值选择待点亮的LED组。
8.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装置具有:
布线基板;
多个LED芯片,它们配置于所述布线基板的LED芯片安装面,发出从可见光区域到近紫外区域的波长区域中的预定波长范围的光,并且被划分为多个LED组;
波长转换部件,其设置于与所述布线基板的所述LED芯片安装面对应的位置,与所述多个LED芯片对应地分割为多个波长转换区域,所述多个波长转换区域与所述LED组对应地划分为多个波长转换区域,并且该波长转换部件按照每个所述波长转换区域具有不同的波长转换特性,对由对应的LED芯片发出的光进行波长转换,按照每个所述波长转换区域放射出具有相互不同的色温的一次光;
电流提供部,其经由所述布线基板,针对每个所述LED组独立地向所述LED芯片提供驱动电流;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从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提供给每个所述LED组的电流量,
随着对从所述多个波长转换区域放射的一次光进行合成而得到的合成白色光的亮度上升,所述控制部依次点亮所述LED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随着所述合成白色光的亮度上升,所述控制部从与放射出色温低的所述一次光的所述波长转换区域对应的所述LED组到与放射出色温高的所述一次光的所述波长转换区域对应的所述LED组,依次点亮所述LED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离地设置所述多个LED芯片和所述波长变化部件,
由各个所述LED组和与每个所述LED组对应的各个所述波长转换区域形成多个发光单元,
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彼此一体地设置并且形成发光单元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85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系统测试用联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