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盖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8105.0 | 申请日: | 201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2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若林宏和;谷川纪彦;松本宣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
主分类号: | F16D13/75 | 分类号: | F16D13/75;F16D13/4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盖组件,尤其涉及将离合器盘组件的摩擦部件压紧在发动机的飞轮上或解除压紧所需的离合器盖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离合器盖组件安装在发动机的飞轮上,用于向变速箱侧传递发动机的驱动力。这种离合器盖组件主要包括离合器盖、压板、膜片弹簧。离合器盖被固定在飞轮上。压板被膜片弹簧压向飞轮侧,且将离合器盘组件的摩擦部件夹持在与飞轮之间。膜片弹簧具有按压压板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解除对压板按压的杆功能。
在这里,一旦因膜片弹簧的负载特性引起离合器盘组件的摩擦部件的磨损加重,向摩擦部件的按压负载则变大。因此,一旦摩擦部件出现磨损,为进行释放操作需要大的负载,离合器踏板的踏力变大。
因此,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提供了一种磨损补偿机构,该磨损补偿机构通过将膜片弹簧的姿势还原至初期状态,即使摩擦部件发生磨损时,也能够抑制按压负载变大。该磨损补偿机构主要包括配置在压板与膜片弹簧之间的支撑环、朝远离压板的方向按压支撑环的按压机构、检测摩擦部件磨损量的磨损量检测机构。在这里,膜片弹簧经由支撑环能够按压压板,而且,通过使支撑环根据摩擦部件的磨损量朝远离压板侧移动,膜片弹簧维持初期的安装姿势。
此外,为了改善因振动造成的磨损量检测机构动作的不稳定性,提供了专利文献2所示的磨损补偿机构。在这里,将用于吸收振动的锥形弹簧设置在磨损量检测机构上,以实现磨损补偿所需动作的稳定。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273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281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的磨损补偿机构中,重要的在于精确地检测出磨损量。专利文献1及2中,由衬套及贯穿衬套的螺栓构成磨损量检测机构,以使其根据磨损产生的两者的间隙检测出磨损量。但是,如上所述的原有结构中,有可能出现因伴随着发动机振动等的各部的振动,表示磨损量的缝隙发生变化,难以稳定且正确地进行磨损补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正确地进行磨损补偿。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磨损补偿机构中,重要的在于精确地检测出磨损量。专利文献1及2中,由衬套及贯穿衬套的螺栓构成磨损量检测机构,以使其根据磨损产生的两者的间隙检测出磨损量。但是,如上所述的原有结构中,有可能出现因伴随着发动机振动等的各部的振动,表示磨损量的缝隙发生变化,难以稳定且正确地进行磨损补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正确地进行磨损补偿。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的离合器盖组件为,用于将离合器盘组件的摩擦部件压紧在发动机的飞轮上或解除压紧的离合器盖组件。
该离合器盖组件包括被固定在飞轮上的离合器盖、压板、支撑环、环移动限制机构。压板是向飞轮按压摩擦部件所需的部件,压板与离合器盖不能进行相对旋转地相连。支撑环配置在压板上,且根据摩擦部件的磨损量朝远离压板的方向移动。当压板的转数超过规定转数时,环移动限制机构限制支撑环朝远离压板的方向移动。
该离合器盖组件中,一旦压板向飞轮按压摩擦部件,压板经由摩擦部件与飞轮一同进行旋转。当压板如上所述地进行旋转时,如果压板的转数超过规定转数,通过环移动限制机构限制支撑环朝远离压板的方向移动。在这里,支撑环根据摩擦部件的磨损量朝远离压板方向的移动被限制。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一旦压板的转数超过规定转数,则通过环移动限制机构限制支撑环的移动,因此,该状态下,即使在离合器盖组件上产生振动,支撑环很难受到该振动的影响。即,在本发明中,由于通过环移动限制机构能够排除振动的影响,能够正确地进行磨损补偿。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的离合器盖组件,在第一方面的离合器盖组件中,环移动限制机构具有接合部件以及限制部件。接合部件与支撑环相接合。压板的转数超过规定转数的状态下,限制部件与接合部件相接合,且经由该接合部件限制支撑环移动。
该离合器盘组件中,由于当压板的转数超过规定转数的状态下,限制部件与接合部件相接合,且经由该接合部件限制支撑环的移动,因此,该状态下即使产生振动,支撑环难以受到该振动的影响。换句话说,由于限制部件与接合部件的接合被解除的同时,能够根据摩擦部件的磨损量移动支撑环,因此,能够更准确地进行磨损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艾科赛迪,未经株式会社艾科赛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81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