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耐受性或抗性玉米栽培种的除草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80036218.7 申请日: 2011-05-19
公开(公告)号: CN103025168A 公开(公告)日: 2013-04-03
发明(设计)人: E·哈克;H·迪特里希;K·特拉博尔德;E·加茨魏勒;F·齐默 申请(专利权)人: 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01N57/20 分类号: A01N57/20;A01N43/40;A01N43/54;A01P13/02
代理公司: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代理人: 苏萌;钟守期
地址: 德国***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耐受 抗性 玉米 栽培 除草剂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抵抗耐受性或抗性玉米作物中的有害植物的作物保护组合物领域,该作物保护组合物包含作为除草活性化合物的两种或更多种除草剂的结合物。

耐受性或抗性玉米品种和玉米品系的引入,特别是转基因玉米品种和玉米品系的引入,添加了新的活性化合物至传统的杂草防治体系,该活性化合物本身对传统的玉米品种是没有选择性的。活性化合物为例如已知的广谱除草剂,如草甘膦、草硫膦、草铵膦、双丙氨膦和咪唑啉酮除草剂,其现在可以用于特别为它们所开发的耐受性作物。这些除草剂对耐受性作物中的有害植物的功效高,但取决于——类似于其他常规除草剂的处理——所用除草剂的性质、其施用率、其制备、所防治的有害植物的生长期、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此外,除草剂对抗性品种或有害植物的特定品种显示出弱点(零效应)。另一个标准是作用的持续性,或除草剂的降解速率。如果合适,还必须考虑有害植物的敏感性变化,其可能发生在除草剂的延长使用中或在一个地域有限的区域内。对个别植物的作用损失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由除草剂的更高施用率所补偿。此外,对以较低施用率的活性化合物实现除草效果的方法一直存在需求。较低的施用率不仅降低施用所需活性化合物的量,而且通常也减少了所需的配方助剂的量。既减少了经济费用,也改善了除草剂处理的生态友好性。

一种改善除草剂使用特性的可能方法可能在于将该活性化合物与增加所需的额外特性的一种或多种其它活性化合物结合。然而,多个活性化合物的结合使用导致化学、物理和生物不相容的现象并不少见,例如缺乏共制剂稳定性、活性化合物分解或在活性化合物生物作用中的拮抗作用。相反,所需的是具有有利的作用特性、高稳定性和理想地具有协同增强活性特性的活性化合物的结合物,其使得与所结合的活性化合物的单独施用相比降低了施用率。

化合物(A)和(B)是已知的。(A1)类的化合物描述于例如DE-A2717440。(B1)类的化合物描述于例如WO2007/082098。这些化合物与其它除草剂的混合物描述于例如WO2009/029518。该公开的专利申请还描述了一些本发明的(B)组分与全面除草剂草甘膦的协同混合物,但没有描述它们在耐受性作物中的用途,而只描述了对于抗杂草/阔叶杂草的除草作用的协同作用。

WO2007/120706公开了协同除草剂组合物(01,第1页,第8-11行),其包括式1的嘧啶甲酸(参见第2页,第6-16行)和第二除草剂(例如GS(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剂(01,第2页,第25行))或除草剂安全剂。

US-A-2002/094934公开了包含除草剂A(参见第1页,A.6-14)和除草剂B(参见第1-2页,A.15-19)的除草剂组合物。

US-A-2007/179059公开了式Ⅰ的嘧啶甲酸及其衍生物(参见04,第1-2页)。

令人惊讶的是,现已经发现上述的广谱除草剂类型(A)的某些活性化合物与某些除草剂(B)结合当用于适于选择性地使用本文最初提及的除草剂的玉米作物时以一种特别有利(协同)的方式相互作用。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除草剂结合物用于防治玉米作物中的有害植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结合物包括

(A)选自式(A1)化合物的除草剂,

其中Z代表羟基、-NHCH(CH3)CONHCH(CH3)COOH或-NHCH(CH3)CONHCH[CH2CH(CH3)2]COOH,

或其酯或盐,和

(B)式(B1)的除草剂,

其中X代表N或CH,R代表CO2H,

或其除草活性衍生物,

并且,玉米作物——如果合适在安全剂的存在下——对存在于结合物中的除草剂(A)和(B)是耐受性的。

优选的组分(A)在每种情况下为

-草铵膦及其盐,

-L-草铵膦及其盐和

-双丙氨膦及其盐。

特别优选的组分(A)在每种情况下为

-草铵膦(glufosinate-ammonium)(A1.1),

-L-草铵膦(A1.2)和

-双丙氨膦钠(A1.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6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