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护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6203.0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2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松尾和彦;尾岛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和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前进;DM联营协同组合 |
主分类号: | A41C1/00 | 分类号: | A41C1/00;A61F5/01;A61F5/02;A61F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帮助佩戴者的日常动作的护具,特别涉及对于护具的佩戴者来说,能给予提高腹腔的压力地支撑腰椎的腹腔压力上升效果,实现抑制腰部的后屈动作的后屈抑制,并使骶髂关节稳定的护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状衣物至少在内表面使用吸汗扩散性织物,使用扩散面积比为3以上的吸汗扩散性织物、或至少由疏水性的里层及亲水性的表层这两层构成的吸汗扩散性织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05615号公报
现有的带状衣物除了由网状织物构成的主体带(面扣件、镶边构件)外,还具有由吸汗扩散性织物构成的衬里、辅助带及塑料制的支撑物,零部件数量多,并且需要在将主体带围在腰部并用面扣件连接后,再紧固辅助带且用面扣件连接,存在佩戴方法繁杂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现有的带状衣物比较,零部件数量少、佩戴方法简单、并且能够对护具的佩戴者赋予腹腔压力上升效果,实现后屈抑制,从而使骶髂关节稳定的护具。
在本发明的护具中,具有:基体材料,该基体材料由通过经编得到的针织物构成,并将该针织物的针织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给与长边方向的伸缩性,并且抑制短边方向的伸缩性;作为基体材料的中央部分的背接触部;使由背接触部的两侧构成的两端部分向上突出的突出部;以及将背接触部及突出部的边界附近弯曲成大致八字形的弯曲部。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的护具中,由于护具具有:基体材料,该基体材料由通过经编得到的针织物构成,将该针织物的针织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给与长边方向的伸缩性,并且抑制短边方向的伸缩性;作为基体材料的中央部分的与背接触部;使由背接触部的两侧构成的两端部分向上突出的突出部;以及将背接触部及突出部的边界附近弯曲成大致八字形的弯曲部,因而能够对护具的佩戴者给与腹腔压力上升效果,实现后屈抑制,从而使骶髂关节稳定。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护具的背面的图,图1(b)是表示图1(a)所示的护具的表面的图,图1(c)是图1(a)所示的护具的下侧视图,图1(d)是图1(a)所示的护具的左侧视图。
图2(a)是用于说明腰部附近的骨骼的名称的骨骼图,图2(b)是表示图1所示的护具的佩戴状态的从右侧前方看到的立体图,图2(c)是表示图1所示的护具的佩戴状态的从右侧后方看到的立体图,图2(d)是表示图1所示的护具的佩戴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3(a)是用于说明腹腔压力上升效果的说明图,图3(b)是用于说明抑制后屈的说明图。
图4(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护具的背面的图,图4(b)是表示图4(a)所示的护具的表面的图,图4(c)是图4(a)所示的护具的下侧视图,图4(d)是图4(a)所示的护具的左侧视图。
图5(a)是表示用图1(a)所示的连接部连接时的护具概略结构的主视图,图5(b)是表示用图4(a)所示的连接部连接时的护具概略结构的主视图。
图6(a)是用于说明作为被验者的动作的前屈的说明图,图6(b)是用于说明作为被验者的动作的侧屈的说明图,图6(c)是用于说明作为被验者的动作的后屈的说明图。
图7(a)是表示用于验证护具的作用效果的前屈的从指尖到地面的距离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7(b)是表示用于验证护具的作用效果的后屈角度的测定结果的图表。
图8(a)是表示用于验证护具的作用效果的侧屈的从指尖到地面的距离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8(b)是表示用于验证护具的作用效果的侧屈角度的测定结果的图表。
图9(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护具的背面的图,图9(b)是表示图9(a)所示的护具的表面的图,图9(c)是图9(a)所示的护具的下侧视图,图9(d)是图9(a)所示的护具的左侧视图。
图10(a)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护具的背面的图,图10(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另一护具的背面的图,图10(c)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护具的背面的图。
图11是形成第四实施方式的护具的背接触相对部的针织组织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和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前进;DM联营协同组合,未经兴和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前进;DM联营协同组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6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爬楼梯轮子、轮椅、拉杆箱、手推车和童车
- 下一篇:一种建筑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