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微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33055.7 | 申请日: | 201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9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 发明(设计)人: | O·V·玛卡罗瓦;C-M·唐;P·T·阿姆斯图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丽安缇维微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9/00 | 分类号: | B01D3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 |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过滤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相关专利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0年5月3号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330819和2010年8月27号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377797的优先权,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常的过滤,特别是,聚合物微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可通过检测体液中存在某类细胞判断一些身体状况。特别是,指示或表明某些身体状况的细胞可能比在某些体液中发现的其他细胞较大和/或柔软性较差。因此,从体液的样本中收集这样较大的和/或柔软性较差的细胞,可基于这些收集的细胞判断身体状况。
可通过过滤体液收集比体液中其他细胞较大和/或柔软性差的细胞。例如,通过使体液流过具有开孔的过滤器可收集指示状况的目标细胞,所述开孔太小以至于目标细胞无法通过,但又足够大到可以使其他细胞通过。一旦完成收集,就可对目标细胞进行大量的分析。例如,这些分析可包括鉴别、计数、定性、和/或培养所收集的细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微过滤器。该微过滤器包括由环氧基感光干膜形成的聚合物层,和分别穿过聚合物层延伸的多个孔。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揭示了一种多层微过滤器。该过滤器包括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二聚合物层,该第一聚合物层由环氧基感光干膜形成并具有穿过其延伸的第一孔,以及该第二聚合物层由环氧基感光干膜形成并具有穿过其延伸的第二孔,其中第一孔和第二孔至少部分限定穿过第一层和第二层延伸的非线性通道。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揭示了一种微过滤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设置在基底上的第一层环氧基感光干膜,将第一层通过掩模暴露在能量下,从而在第一层干膜中形成由掩模限定的图案,由暴露的第一层干膜形成聚合物层,该聚合物层具有穿过其延伸的多个孔,多个孔的分布被上述图案限定,以及从基底移除聚合物层。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揭示了一种形成多层微过滤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设置在基底上的第一层环氧基感光干膜形成含有多个第一孔的第一聚合物层,第二层环氧基感光干膜层压在第一聚合物层上,以及由第二层干膜形成含有多个第二孔的第二聚合物层。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揭示了一种使用微过滤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液体流过由环氧基感光干膜形成的微过滤器的多个孔,其中,微过滤器具有用以过滤液体的足够的强度和柔韧性,以及其中,孔的尺寸设定为允许第一种体液细胞通过并阻止第二种体液细胞通过。
附图说明
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图示实施例,其中:
图1A-1E是剖视图,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过滤器制造过程中的多个阶段;
图2A是流程图,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的微过滤器的制造过程;
图2B是流程图,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图2A图示的过程中由暴露的干膜形成微过滤器的过程;
图3A-3E是剖视图,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过滤器120的制造过程中的多个阶段;
图4A-4D是剖视图,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过滤器制造过程中的多个阶段;
图5A-5D是剖视图,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多层环氧基感光干膜制造多个微过滤器的过程中的多个阶段;
图6A和6B是剖视图,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形成微过滤器的过程中使用静电吸盘设备将干膜结构附接到支撑体的过程的多个阶段;
图7A和7B是剖视图,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一卷干膜结构制造微过滤器的过程中的多个阶段;
图8A和8B是剖视图,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多卷干膜结构制造微过滤器的过程的多个阶段;
图9A-9D是局部俯视图,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微过滤器的孔的分布;
图10A-10D是剖视图,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不同厚度和不同孔的形状、尺寸和分布的微过滤器;
图11是流程图,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层微过滤器的制造过程1300;
图12A-12K是剖视图,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层微过滤器制造过程中的多个阶段;
图12L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层微过滤器的俯视图;
图13A和13B是俯视图,图示图11的过程中的多个阶段;
图14A和14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层微过滤器1420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丽安缇维微技术公司,未经柯丽安缇维微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3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