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往复式电动剃刀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32520.5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1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伊吹康夫;高冈洋一;重田浩司;细川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6B19/28 | 分类号: | B26B1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电动 剃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式电动剃刀。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如下的往复式电动剃刀:该往复式电动剃刀具有将旋转式电动机的旋转转换为往复运动的转换机构,利用该转换机构使安装有内刀的一对驱动件以相反相位往复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一对驱动件彼此以相反相位往复移动来抑制驱动件的在往复移动方向上的振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919080号公报
但是,在像上述以往技术那样地使2个驱动件彼此以相反相位往复移动的情况下,各驱动件产生的绕旋转式电动机的旋转轴的力矩为同一旋转方向。因此,在使用往复式电动剃刀时,存在发生大幅振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抑制振动的往复式电动剃刀。
在本发明中,往复式电动剃刀包括旋转式电动机、将该旋转式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的转换机构、及与上述转换机构相连结且以相反相位往复运动的一对驱动件,该往复式电动剃刀的主要特征在于,上述一对驱动件连结有与各驱动件的往复运动联动的连结构件,并且利用上述各驱动件和与各驱动件相连结的上述连结构件分别构成驱动块,在从上述驱动件的往复移动方向看去的情况下,上述各驱动块的重心设在比各驱动件的支脚片接近上述旋转式电动机的旋转轴线的位置。
采用本发明,在从驱动件的往复移动方向看去的情况下,各驱动块的重心设在比各驱动件的支脚片接近旋转式电动机的旋转轴线的位置。因此,旋转式电动机的从旋转轴到各驱动块的重心的距离缩短,能够减小各驱动件产生的绕旋转式电动机的旋转轴的力矩。这样,采用本发明,能够抑制往复式电动剃刀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往复式电动剃刀的图,(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后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头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刀框架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头部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头部的横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头部的侧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从图7的相反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的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的图,(a)是俯视图,(b)是示意地表示振动时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驱动件和平衡调整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从图12的相反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驱动件和平衡调整构件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驱动件的图,(a)是主视图,(b)是俯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2驱动件的图,(a)是主视图,(b)是俯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驱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驱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驱动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将多个外刀并列设置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剃刮方向)X,将各外刀延伸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Y,将以外刀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头部的状态下的上下方向作为上下方向Z而进行说明。另外,将往复式电动剃刀的设有开关部的一侧作为前后方向X的前方而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往复式电动剃刀1包括用手把持的握柄部2和受握柄部2支承的头部3。
握柄部2具有合成树脂制的握柄部主体21,如图1的(a)所示,在该握柄部主体21上形成有:开关部22,其接通或切断旋转式电动机110(参照图2)的驱动;显示部23,其显示在握柄部主体21的内部内置的未图示的电池的充电状况。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往复式电动剃刀1形成有修整单元4,如图1的(c)所示,在握柄部主体21的背面侧(后侧)能沿上下方向滑动地安装有修整手柄41。在该修整手柄41的上端形成有修整刀41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25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