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立体显示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180032500.8 | 申请日: | 201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9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 发明(设计)人: | O.H.维勒姆森;F.皮尔曼;S.T.德滋瓦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H04N1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鹏;汪扬 |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立体 显示 设备 | ||
1.一种自动立体显示设备,其能够具有二维显示模式和/或自动立体显示模式,显示设备包括:
第一发光二极管(LED)显示面板(30);
布置在显示面板(30)上方的透镜元件的阵列(32),用于引导显示像素的光输出以便于向观看者提供立体图像,透镜元件的阵列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显示面板间隔大约等于透镜元件焦距(f)的距离;以及
第二发光二极管(LED)显示面板(34),其布置在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显示面板开始的输出路径中,其中,第二发光二极管(LED)显示面板具有至少半透明的关模式和图像显示的开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显示设备在自动立体显示模式和二维显示模式之间是可切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的设备,进一步地包括:
在透镜元件阵列(32)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ED)显示面板(30)之间的偏振器(36);以及
延迟器(38),用于改变透镜元件阵列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ED)显示面板(30)之间的偏振状态,
以及其中,第一发光二极管(LED)面板(30)具有后部反射器。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设备,其中,延迟器(38)包括四分之一波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的设备,其中,偏振器包括(36)线性偏振器。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第一发光二极管(LED)面板(50)具有后部吸收器。
7.根据任何一个前述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透镜元件的阵列(32)包括:微透镜阵列,用于生成多个视图并将它们引导向不同的侧面方向。
8.根据任何一个前述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透镜阵列(32)在第一(30)和第二(34)发光二极管(LED)显示面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何一个的设备,其中,透镜阵列(32)在第二发光二极管(LED)显示面板(34)对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显示面板(30)的相反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中,第二发光二极管(LED)显示面板(34)和透镜阵列(32)之间的间距小于透镜元件的焦距(f)。
11.一种操作自动立体显示设备的方法,所述自动立体显示设备能够具有二维显示模式和/或自动立体显示模式,显示设备包括:
在自动立体显示模式中,使用第一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30)来输出多个视图,并且将这些视图投射通过与第一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30)间隔大约等于透镜元件焦距(f)的透镜元件阵列(32),并且在至少半透明的关模式中操作第二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34),其中,来自第一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输出通过第二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34);以及
在二维的显示模式中,关闭第一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30)并且使用第二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34)来输出单个的二维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包括:通过在透镜元件的阵列(32)和第一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30)之间布置偏振器(36)和延迟器(38),减弱来自第一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反射;以及提供具有后部反射器的第一发光二极管面板(30)。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者12的方法,进一步地包括:在结合的二维/自动立体显示模式中操作设备,其中,第一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30)提供三维图像内容,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34)提供覆盖的二维图像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25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