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输入限流功能的开关调节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29997.8 | 申请日: | 2011-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8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 发明(设计)人: | I·G·米勒;R·T·宫凯武兹;J·M·皮古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G05F1/10;H02M3/07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冯玉清 |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输入 限流 功能 开关 调节器 | ||
1.一种开关调节器,包括:
电容器;
电荷控制电路,耦接到所述电容器,所述电荷控制电路用于对所述电容器进行充电和放电;
放电检测器,包括耦接到所述电容器的输入,所述放电检测器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容器上的电荷已经放电到预定水平时而断言限制信号;
功率开关电路,耦接为接收来自所述开关调节器的电力输入的电流,所述功率开关电路耦接为接收开关信号以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电路的传导性,用于根据所述开关信号的占空比以一电压电平提供输出电压,其中所述开关信号的占空比基于表示所述电容器已经放电到预定水平的所述限制信号而改变以减小从所述电力输入流经所述功率开关电路的电流;
反馈电路,提供表示从所述电力输入流经所述功率开关电路的电流量的电流信号,其中所述电荷控制电路基于所述电流信号对所述电容器进行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调节器,其中所述电荷控制电路包括:
电流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耦接为接收参考电压;
第一晶体管,包括耦接到所述电流源的第二端子的第一电流端子、用于接收钟控信号的控制端子、以及耦接到所述电容器的一端子和所述放电检测器的输入二者的第二电流端子;
第二晶体管,包括耦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流端子的第一电流端子、用于接收所述钟控信号的控制端子、以及第二电流端子;以及
电流吸收器,包括耦接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流端子的第一端子、耦接到所述反馈电路以接收所述电流信号的控制端子、以及耦接到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二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调节器,其中所述电容器在所述钟控信号的每个周期期间被充电和放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调节器,其中所述放电检测器包括反相器,其中所述预定水平是与所述反相器的阈值电压对应的电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调节器,其中所述功率开关电路包括:
晶体管,包括耦接为接收来自所述电力输入的电流的第一电流端子、响应于所述开关信号的控制端子、以及耦接到所述开关调节器的输出端子的第二电流端子,所述输出端子用于提供所述输出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调节器,其中所述反馈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包括耦接到所述功率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入、耦接到接收表示从所述电力输入流经所述功率开关电路的电流量的感测电流的信号线的第二输入、以及耦接到所述电荷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电容器的放电速率的输出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调节器,还包括:
脉宽调制控制器,包括耦接为接收表示所述输出电压的电压信号的输入、以及耦接为以一占空比提供脉宽调制信号的输出,其中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是基于所述电压信号的;
其中所述开关信号是基于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
其中所述限制信号在表示所述电容器已经放电到所述预定水平时将所述开关信号的占空比从由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控制的值减小到更低的占空比以限制从电力输入流经所述功率开关电路的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调节器,还包括耦接到所述电荷控制电路的第二电容器,所述放电检测器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二电容器上的电荷已经放电到预定水平时断言第二限制信号,其中所述开关信号的占空比基于表示所述第二电容器已经放电到预定水平的所述第二限制信号而改变以减小从所述电力输入流经所述功率开关电路的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调节器,其中所述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容器在所述开关信号的连续周期期间交替地充电和放电,其中所述电容器在所述第二电容器被充电时被放电且所述第二电容器在所述电容器被充电以前被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未经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99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