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定位装置和电池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9896.0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7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北川信一郎;中泽浩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Q3/18 | 分类号: | B23Q3/18;B23Q3/00;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定位 装置 电池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定位装置和利用了该装置的电池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封装体(日语:電池パツケ一ジ)是一种将内置有电池单元(单个电池单元)的电池组(日语:電池セルパツク)层叠规定数量并容纳在壳体内而成的电池封装体。在壳体的内部,电池组之间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具体而言,通过点焊各个电池组的电极片而使电池组互相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通过如此进行连接,从而获得所期望的功率性能(日语:電力性能)。
由于如此连接电极片,因此存在应进行点焊的电极片和不能进行点焊的电极片。因此,在JP-4462386-B2中,将电池组的电极片形成为较大的形状,之后进行切割成型,从而使电极片形成为指定的形状,以便于能够只连接指定的电极片。
然而,电池组是柔软的,若在每一个制造工序中都进行保持,则制造效率就会降低。因此,在电池制造工厂,将电池组一个一个放置在托板(日文:パレツト)上,然后输送到各个工序。在其中的一个工序中有对电极片进行切割成型的工序。在该工序中,必须将电极片形成为准确的形状,要求切割精度。为了提高电极片的切割精度,除了将电池组相对于托板准确地进行定位之外,还必须将该托板相对于设备准确地进行定位。然而,如上述那样,电池组是柔软的,因而将电池组相对于托板准确地进行定位比较困难。进而,若考虑批量生产化,则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这样的定位。
在JP-4462386-B2中,并没有设想到批量生产化,期望有适合批量生产化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以往的问题点而做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浪费生产节拍时间并能够准确地定位工件(电池组)与托板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工件定位装置和利用了该装置的电池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工件定位装置,该工件定位装置包括用于保持工件的工件保持部和用于上下移动上述工件保持部的工件保持部上下移动机构,并且,该工件定位装置还包括托板移动自如机构,该托板移动自如机构使托板相对于基准面平行移动自如,以使托板对照着被上述工件保持部保持并下降的工件移动,使托板的定位销贯穿工件的定位孔。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本发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组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组的外观的图。
图3是表示用于放置电池组的托板的图。
图4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工件定位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底座的图。
图5是使用本发明的工件定位装置的生产线的俯视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工件定位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7是说明电极片的切割成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说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组的内部结构的图,图1的(A)是立体图,图1的(B)是图1的(A)的B-B剖视图。此外,对各部分进行了示意性的图示(日语:デフオルメ)。
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首先说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组。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组200包括电池组外壳(日文:外装パツク)220和层叠有规定数量并被并联连接起来的单体电池(日语:単位電池)210。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将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组200层叠了规定数量并容纳在由铝等形成的盒体(壳体)内就成为锂离子二次电池封装体。
单体电池210包括隔膜211、正极212以及负极213。
隔膜211为电解质层。
正极212具有薄板状的正极集电体212a和正极层212b。正极层212b形成在正极集电体212a的两面。此外,配置在最外层的正极212只在正极集电体212a的单面形成正极层212b。各正极集电体212a集合在一起并并联连接起来。在图1的(B)中,各正极集电体212a在左侧集合在一起。该集合部分为正极集电部。
负极213具有薄板状的负极集电体213a和负极层213b。负极层213b形成在负极集电体213a的两面。此外,配置在最外层的负极213只在负极集电体213a的单面形成负极层213b。各负极集电体213a集合在一起并并联连接起来。在图1的(B)中,各负极集电体213a在右侧集合在一起。该集合部分为负极集电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98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联碱结晶器生产能力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充电线圈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