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土负载二亚胺镍催化剂及使用该催化剂的聚烯烃/粘土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28674.7 | 申请日: | 201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3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洪大植;崔二永;李琪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LG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4/60 | 分类号: | C08F4/60;C08K9/04;C08F10/00;C08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张皓;徐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土 负载 亚胺 催化剂 使用 烯烃 纳米 复合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粘土负载二亚胺镍类催化剂,其包含通过含有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改性剂的粘土对有机金属化合物进行改性处理的粘土金属复合物以及
负载于该粘土金属复合物中的二亚胺镍催化剂:
[化学式1]
上述化学式1中,
R1至R3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30的烷基,
所述R1至R3中至少一个以上端基被羟基(OH)取代,
T表示碳原子数为14~18的兽脂(tallo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土负载二亚胺镍类催化剂,其中上述化学式1的有机改性剂包含由以下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
上述化学式2中,
T表示碳原子数为14~18的兽脂(tallo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土负载二亚胺镍类催化剂,其中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改性剂在每单位重量(g)的粘土中其含量约为0.1mmol至10mmo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土负载二亚胺镍类催化剂,其中所述有机金属化合物为选自由以下化学式3、化学式4、化学式5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3]
-[Al(R4)-O]n-
上述化学式3中,
R4为卤素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或被卤素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
n为2至20的整数,
[化学式4]
G(R5)3
上述化学式4中,
G为铝或硼,
R5相同或相异且为卤素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或被卤素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
[化学式5]
[L-H]+[ZA4]-或[L]+[ZA4]-
上述化学式5中,
L分别独立地表示中性或阳离子性路易斯酸,
H分别独立的表示氢原子,
Z分别独立的表示第13族元素,
A相同或相异,且分别独立地表示一个以上的氢原子被选自卤素、碳原子数1~20的烃基、烷氧基、苯氧基、氮、磷、硫或氧原子中的至少一种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或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土负载二亚胺镍类催化剂,其中所述有机金属化合物在每单位重量(g)的粘土中其含量为0.2mmol至5mmo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土负载二亚胺镍类催化剂,其中所述二亚胺镍催化剂为由以下化学式6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6]
上述化学式6中,
R6至R13同时或分别独立的表示氢、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R14及R15同时或分别独立的表示氢、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或者R14及R15可以相连而生成萘基,X1及X2分别独立地表示卤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土负载二亚胺镍类催化剂,其中所述二亚胺镍催化剂在每单位重量(g)的粘土中其含量为0.01mmol至1mmo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土负载二亚胺镍类催化剂,其中所述粘土金属复合物是相对于包含上述化学式1的有机改性剂的粘土的有机改性剂,2至5倍的有机金属化合物被改性处理而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土负载二亚胺镍类催化剂,其中所述粘土为选自蒙脱石、水辉石、皂石、锌蒙脱石、蛭石、麦烃硅钠石及水羟硅钠石中的任何一种。
10.一种聚烯烃/粘土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粘土负载二亚胺镍类催化剂下,聚合烯烃单体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化学株式会社,未经LG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86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