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密封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27440.0 | 申请日: | 201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8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比马尔·V·塔卡尔;杰弗里·O·埃姆斯兰德尔;布赖恩·C·费塞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5/124 | 分类号: | G02B5/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丁业平;金小芳 |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整体涉及密封膜,制备密封膜的方法,用于包含在密封膜中的材料,包括密封膜的回射片材和制品,和制备包括密封膜的回射片材和制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回射片材具有使入射光转向其发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已致使回射片材在包括例如交通指示牌和牌照的多种制品上的广泛使用。回射片材基本上可分为两类:珠状片材和立体角片材。珠状片材采用多个玻璃或陶瓷微球来回射入射光。立体角片材采用多个刚性的互连立体角元件来回射入射光。
对于立体角片材,可以在体角元件的背面设置镜面反射涂层(例如,金属涂层),以促进回射。通过以额外方式或以代替金属涂层的方式将密封膜或层施加到立体角元件的背面也可以实现增强的回射。该密封膜生成并保持立体角元件的背面处的空气界面,并从而增强回射性。密封膜还可以用于上色或保护立体角元件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适于与柔性回射片材一起使用的各种密封膜已有所描述(参见例如美国专利No.5,784,197(Frey);No.5,691,846(Benson);No.6,318,867(Bacon);和7,611,251(Thakkar),全部转让给本受让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为回射制品,其包括:多个立体角元件;和多层密封膜,该多层密封膜的至少一部分粘附于所述多个立体角元件中的至少一些上,使得所述多层密封膜将空气界面保持于所述立体角元件和所述多层密封膜之间,其中所述多层密封膜包括:第一密封膜层,其包含热塑性聚合材料,所述热塑性聚合材料包括含量至少约50重量%的烯属烃的反应产物和含量小于25重量%的至少一种非酸性共聚单体的反应产物;和第二密封膜层,其包括聚烯烃、聚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聚碳酸酯、乙烯-甲基丙烯酸和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射制品还包括第三密封膜层,其包含热塑性聚合材料,所述热塑性聚合材料包括含量至少约50重量%的烯属烃的反应产物和含量小于25重量%的至少一种非酸性共聚单体的反应产物。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密封膜层包括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PET中的至少一者。在一个实施例中,回射制品当经受约53kg/m的负载时,在0.2°观察角和-4°入射角下具有至少约50cd/lux.m2的回射系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射制品当经受溶剂蒸气至少30分钟时在顺维方向上具有小于约50mm的曲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射制品具有小于约4.0×10-8N·m2的抗挠刚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层密封膜的至少一层具有大于约3.5×105kPa的弹性模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为微结构化制品,其包括:多个微结构化元件;和多层密封膜,其粘附于所述微结构化元件的部分上,使得所述多层密封膜将空气界面保持在所述微结构化元件和所述多层密封膜之间;其中所述多层密封膜的至少一个层具有至少约3.5×105kPa的弹性模量并且所述微结构化制品具有小于约4.0×10-8N·m2的抗挠刚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为多层密封膜,其包括:第一密封膜层,其包含热塑性聚合材料,所述热塑性聚合材料包括含量至少约50重量%的烯属烃的反应产物和含量小于25重量%的至少一种非酸性共聚单体的反应产物;和第二密封膜层,其包括聚烯烃、聚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聚碳酸酯、乙烯-甲基丙烯酸和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多层密封膜的至少一层具有大于约3.5×105kPa的弹性模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层密封膜的至少一部分粘附于包括多个立体角元件的微结构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多层密封膜将空气界面保持于立体角元件和多层密封膜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多层密封膜还包括第三密封膜层,其包含热塑性聚合材料,所述热塑性聚合材料包括含量至少约50重量%的烯属烃的反应产物和含量小于约25重量%的至少一种非酸性共聚单体的反应产物。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密封膜层包括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PET中的至少一者。
附图简述
图1为本专利申请中一般描述的类型的一个示例性回射片材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7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辣香菇罐头
 - 下一篇:基于碳氮化物的磷光体及使用该材料的发光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