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曲性和焊接性优良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27075.3 | 申请日: | 2011-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8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高木周作;长谷川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C38/38 | 分类号: | C22C38/38;C21D9/46;C23C2/06;C23C2/4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金龙河;穆德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焊接 优良 强度 镀锌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要求实施严格的弯曲加工等的汽车部件等的、弯曲性和焊接性优良、并且拉伸强度(TS)为980MPa以上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热镀锌钢板包括在热镀锌后实施了合金化热处理的所谓的合金化热镀锌钢板。
背景技术
用于汽车部件等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在其用途的特征方面,除了强度高之外,还要求加工性优良。
最近,从利用车身轻量化来提高燃料效率以及确保撞击安全性的观点出发,对汽车车身要求高强度的钢板,并且其应用正在扩大。另外,以往,高强度钢板以轻加工的形状为主体,但也开始研究面向复杂形状的应用。
但是,通常,随着钢板的高强度化,具有加工性降低的倾向,因此,将高强度钢板应用于车身时,在冲压成形时产生钢板断裂等问题。特别是对于拉伸强度为98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板而言,在应用于要求弯曲成形加工的部件时,容易发生上述问题。
另外,在车身加工中,冲压成形后具有安装工序,但该工序中,需要实施电阻点焊,因此,除了加工性之外,还要求优良的焊接性。
为了应对上述要求等,例如在专利文献1~7中提出了如下方法,通过限定钢成分和组织,或实现热轧条件和退火条件的优化等,得到高加工性且高强度的热镀锌钢板。另外,专利文献8~12中公开了得到弯曲性优良的冷轧钢板的技术,另外,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得到弯曲性优良的高张力热镀锌钢板的技术,另外,专利文献14中公开了得到加工性和焊接性优良的热镀锌钢板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320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563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31724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10536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326314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3596316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1-11538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2-175839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平5-195149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平10-130782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2005-273002号公报
专利文献12:日本特开2002-161336号公报
专利文献13:日本特开2006-161064号公报
专利文献14:日本特开2008-2806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中,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C、Si的含量多、拉伸强度为980MPa级的钢材,但完全没有考虑提高延伸凸缘性和弯曲性。
另外,专利文献2~4中公开了有效利用Cr的钢材,但也完全没有考虑提高延伸凸缘性和弯曲性。
另外,专利文献5~7中具有关于作为评价延伸凸缘性的指标之一的扩孔率λ的记载,但测定扩孔率的钢板的拉伸强度(TS)没有达到980MPa。另外,关于弯曲性没有任何记载。
专利文献8~11中公开了通过使距钢板表面10体积%以上或10μm以上的厚度软质化来提高弯曲特性的技术,但由于钢板表层的软质层厚,具有疲劳强度降低的问题。
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具有距钢板表面10μm以内的软质层时弯曲特性提高,但没有规定钢板的组织,该技术也不能避免作为钢板整体的疲劳强度降低的问题。
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通过使在距钢板的表层深度:1~10μm的表面附近的铁素体相的面积率为80%以上来改善钢板的弯曲性的技术,但完全没有提及钢板内部组织。另外,也没有关于钢板的焊接性以及平面弯曲疲劳特性的技术的记载,关于钢板的焊接性以及平面弯曲疲劳特性,仍然存在问题。
专利文献14中公开了加工性和焊接性优良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关于弯曲性,公开了实现90°V弯曲下极限弯曲半径≤1.5t(以下,t是指钢板的板厚)的技术,达到0.36t。但是,为了进一步扩大高强度钢板在汽车车身中的应用,要求弯曲性进一步提高、即极限弯曲半径的降低,具体而言,要求极限弯曲半径≤0.3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70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低阶煤净化提质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不脱胶的PU驱动轮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