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泳显示单元以及驱动电泳式显示面板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24873.0 | 申请日: | 2011-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6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L.M.哈格;B.皮特斯;C.J.H.德泽尤;E.范维恩达尔;H.E.A.休伊特马;P.J.G.范莱肖特;J.C.A.哈默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合物视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67 | 分类号: | G02F1/167;G09G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泳 显示 单元 以及 驱动 面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泳显示单元。
本发明特别是有关于驱动电泳显示面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电泳(electrophoretic)显示面板包括排列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间的多个电泳显示元件(element)。这些显示元件为胶囊(capsule)形式,具有分散(dispersion)于清澈(clear)的溶液中的带电(electrically charged)的黑色、白色或彩色奈米微粒(nano-particle)。显示面板可通过将位于作为稠密(dense)单分子层(monolayer)的适当接着剂(binder)的胶囊的乳胶(emulsion)沉积至具有电传导性、透明材料(例如indium tin oxide(ITO))的电极的有机基板而制成。之后,接着剂会固化使系统结构坚固(robust)。而电泳介质则由薄黏着层(adhesive)堆栈于底板(backplane),使得胶囊、接着剂及胶黏剂夹在ITO电极和底板电极之间(例如使用有源阵列显示(active-matrix display)的像素平板)。通过在ITO电极和底板电极之间提供一电场能使黑色和白色颗粒移动到胶囊中,因而产生灰阶的效果。
显示面板的性能会受其温度的变化所影响。温度能决定胶囊流体(fluid)的粘度(viscosity)与奈米微粒的流动性(mobility)。此外,如果显示元件以主动阵列配置,主动阵列晶体管元件的性能也会受温度所影响。需注意,接着剂电性的行为(主要为阻抗,在此指间隙(cell gap)的阻抗(或称为CGR))、胶囊壁和黏着层都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剧烈的变化。随着温度的增加,这些影响都会加速转换(switching)的速度。值得注意的是,ITO电极和底板电极之间的电阻的减小并不会造成转换行为(switching behavior)的退化(degenerate)。
这会造成不理想(sub-optimal)的驱动因此产生可见的假影(artifact)例如鬼影(ghosting)、图像黏着(image sticking)或者灰阶成像的偏差。特别的是,因为可卷式显示器(rollable display)非常的薄且轻,使其在卷曲状态(rolled out state)很快就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因此,为了在完整的操作温度范围内达到理想的转换行为,根据温度相依驱动方案(temperature dependent driving scheme)来驱动显示面板上的显示元件是必要的。
US2007/0052665 A1描述了一电泳显示单元,其配置一个内嵌于显示面板中的嵌入式温度感应器,代表性的为硅基型感应器(silicon based)。感应器或其它温度感应装置通常会配置一信号转换器(transducer),用来转换数字控制信号给处理器。在高温下,处理器利用此数字控制信号搭配数个前脉冲来驱动显示元件。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改良式电泳显示单元。更进一步地,提供一种改良的驱动电泳显示面板的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的电泳显示单元,包括:
一电泳显示面板,包括一介质,嵌有受第一和第二像素电极所控制的多个电泳显示元件,
一感应器,用以根据上述显示面板的温度产生一信号,
一驱动器,用以驱动上述显示面板,
其中感应器包括用来检测位于第一和第二感应电极间的介质的电阻的一电阻感应器,以及由电阻感应器检测到的电阻所控制的一驱动器。
如前段所描述,介质之间隙电阻的改变随温度的函数变化。根据本发明的显示单元,此效应用于补偿显示单元中的显示面板的温度改变的行为。经由测量介质的电阻,利用公式或查找表能决定温度或一合适控制信号的值。由于间隙电阻为影响显示的最重要的因素,为了补偿此效应,测量此参数为决定驱动方案最直接的方法。
更进一步来说,驱动器的特性为能被其它信号所控制,例如内容的类型、应用、图像(元(meta))数据等。
一实际的配置为将介质设置于第一和第二电极层之间。于第一和第二电极层中,感应电极以分散元件的型式被安排于介质中。然而,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感应电极分别由第一和第二电极层所构成。此优点为感应电极能与显示电极于同一步骤中被制造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合物视象有限公司,未经聚合物视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4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散热型LED路灯
- 下一篇:拉环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