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基板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2959.X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4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周郎;田中信也;菊池哲郎;嶋田纯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G02F1/1345;G02F1/1368;G09F9/30;H01L21/8234;H01L27/08;H01L27/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基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基板和显示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适合用作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基板以及具有该电路基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以行单位选择矩阵状排列的像素电极,对所选择的像素电极写入与显示数据相应的电压,由此显示图像。为了以行单位选择像素电极,需要在显示装置内设置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等开关元件,在使用TFT的情况下,需要设置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等驱动电路。TFT是具有半导体层且具有栅极电极、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的三个端子的场效应晶体管,栅极电极与栅极驱动器连接,源极电极与源极驱动器连接。另外,源极电极经由半导体层与漏极电极连接。
驱动电路一般集成到IC(Integral 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上,安装在面板的外部。在面板外部的驱动电路中也适合使用TFT,使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等能够高速动作。作为TFT的半导体层的材料,多能够使用非晶质硅(非晶硅)、微晶硅、多晶硅、单晶硅等硅类材料。另外,TFT可以大致分为:栅极电极形成于比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更靠下层的底栅型;和栅极电极形成于比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更靠上层的顶栅型。
关于半导体层的材料使用何种材料,或者采用顶栅型和顶栅型中的哪一种,根据设计适当决定即可,例如为了在同一基板上形成具有不同特性的晶体管,可以分别在同一基板上形成:具有单晶硅的半导体层的顶栅型的晶体管;和具有非晶硅的半导体层的底栅型的晶体管。
近年来,出于降低成本和窄边框化的观点,在同一面板形成像素部和驱动电路部的栅极单片电路的开发在进行中,例如对于一次性制作像素部中的TFT和驱动电路部中的TFT双方的方法在探讨中。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31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者们,在制作栅极单片型的显示装置时,对用于减少驱动电路部的面积、进行窄边框化的措施进行了各种探讨。
图18是表示一般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一部分的电路图。如图18所示,在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中,在电路内的一部分设置有使上游侧的TFT101的漏极电极与下游侧102的TFT的栅极电极连接的部位。
在这种电路中,各TFT成为如下所述的配置结构。图19是表示一般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TFT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平面示意图,图20是表示一般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TFT的结构的一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19所示,在使用梳形的源极电极125和漏极电极126的情况下,上述源极电极125和上述漏极电极126采取彼此的梳齿空开一定间隔地啮合的结构,且以与这些梳齿整体重叠的方式配置栅极电极121。栅极电极121与源极电极125和漏极电极126之间配置有栅极绝缘膜和半导体层123,按对栅极电极121供给信号的定时,将供给到源极电极125的信号经由半导体层123向漏极电极126供给。
如图20所示,上游侧的TFT101和下游侧的TFT102都通过层叠栅极电极121、栅极绝缘膜122、半导体层123、层间绝缘膜124、源极电极125和漏极电极126、以及层间绝缘膜127而构成。在上游侧的TFT101与下游侧的TFT102之间,需要设置进行栅极与源极和漏极的连接替换的区域,在上游侧的TFT101与下游侧的TFT102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上游侧的TFT101的漏极电极126与下游侧的TFT102的栅极电极121的接触部105。在层间绝缘膜124和层间绝缘膜127内,形成有接触孔,以覆盖露出的栅极电极121、层间绝缘膜124、漏极电极126、层间绝缘膜127的表面的方式配置有透明导电膜155,由此形成接触部105。
但是,出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的观点,并不优选设置这种接触部。接触部,需要与第一TFT和第二TFT并排单独形成,并且考虑到光刻法的校准精度、导通用的接触孔的完成的偏差、电极间的接触电阻的降低等,需要确保较大面积的余裕。因此,出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的观点,这种配置结构尚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面积缩小化后的电路基板和具有该电路基板且窄边框化的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29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Houttuynoid E在抗肺癌转移药物中的应用
- 下一篇:超声结晶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