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1999.2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0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米哈尔·拉扎里代斯;丹尼尔·托马斯·道奇;多纳德·詹姆斯·林德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QNX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14;H04W88/02;G06F1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闫晔 |
地址: | 加拿大安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子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具有触摸敏感显示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包括便携式电子设备在内的电子设备已经赢得了广泛的使用,并且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功能,例如包括电话、电子消息收发、和其他个人信息管理器(PIM)应用功能。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若干种类的包括移动台在内的设备,如具有无线网络通信或近场通信连接(如蓝牙能力)的简易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计算机、以及膝上型计算机。
如PDA或者平板计算机之类的便携式电子设备通常旨在手持使用且易于携带。通常较小的设备对便携性而言是有利的。触摸敏感显示器,也称为触摸屏显示器,对于小型的且具有有限的空间供用户输入和输出的手持设备而言特别有用。在触摸敏感显示器上显示的信息可以根据正在执行的功能和操作进行改变。
期望对具有触摸敏感显示器的电子设备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一种方法包括:在触摸敏感显示器上显示与第一应用关联的信息;检测触摸敏感显示器上的触摸并确定触摸属性;基于触摸属性确定何时触摸是第一手势类型;以及当确定触摸是第一手势类型时,将与触摸有关的信息转发给第二应用,否则将与触摸有关的信息转发给第一应用。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触摸敏感显示器,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耦合到触摸敏感显示器和存储器以执行上述方法。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作为示例,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2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示例的正视图;
图3示出了在图2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触摸的示例;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控制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5示出了元导航手势与来自应用的信息之间的关联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触摸敏感显示器上显示与第一应用关联的信息;检测触摸敏感显示器上的触摸并确定触摸属性;基于触摸属性确定何时触摸是第一手势类型;以及当确定触摸是第一手势类型时,将与触摸有关的信息转发给第二应用,否则将与触摸有关的信息转发给第一应用。
为了解释说明的简单和清楚起见,参考标记在附图之间可以重复,以指示对应的或类似的元素。阐述了众多的细节,以提供对此处描述的实施例的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实现实施例。在其他示例中,没有详细描述公知的方法、过程以及部件,以避免模糊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该认为本说明书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电子设备,诸如便携式电子设备。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示例包括无线通信设备,如寻呼机、移动或蜂窝电话、智能电话、无线组织器、PDA、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等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可以是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子包括手持电子游戏设备、数字相册、数字照相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
图1示出了便携式电子设备100的示例的框图。便携式电子设备100包括多个部件,如控制便携式电子设备100的总体操作的处理器102。当前描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100可选地包括通信子系统104和短程通信132模块,用以执行各种通信功能,包括数据和语音通信。由解码器106对便携式电子设备100接收的数据进行解压缩和解密。通信子系统104接收来自无线网络150的消息,并且向无线网络150发送消息。无线网络15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无线网络,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无线网络、语音无线网络、以及支持语音和数据通信二者的网络。电源142给便携式电子设备100供电,该电源142例如是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的电池或者是面向外部电源的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讯研究有限公司;QNX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捷讯研究有限公司;QNX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1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