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压型接口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21555.9 | 申请日: | 2011-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9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 发明(设计)人: | 莱因哈德·博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赤多尼科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4M1/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奥地利;A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压 接口 电路 | ||
1.一种耐压型接口电路(100),其具有以下特征:
整流器电路(20),其被构造用于根据存在于整流器输入端(20a,20b)上的整流器输入电压,在整流器输出端(20c,20d)上提供经过整流的整流器输出电压;和
达林顿电路(30),其具有至少两个晶体管(Q3,Q4),其中,该达林顿电路具有可根据控制信号(62)来控制的输出侧电流路径(35),其中,该可控的输出侧电流路径(35)连接在所述整流器输出端(20c,20d)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型接口电路(100),其中,该可控的输出侧电流路径(35)被构造用于在所述整流器输出端(20c,20d)之间形成可根据控制信号(62)变化的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压型接口电路(100),其中,该耐压型接口电路还具有电容器(C1,C7),该电容器与该达林顿电路(30)的晶体管(Q3,Q4)的控制极端相连,并且该电容器被设计用于抑制在相应的所述晶体管(Q3,Q4)的电流路径中的电流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压型接口电路(100),其中,所述电容器(C1,C7)的电容相当于所述晶体管的米勒电容的至少100倍,所述电容器(C1,C4)连接在所述晶体管的控制极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耐压型接口电路(100),其中,如此选择所述电容器(C1,C7)的电容值,即,当存在不激活控制信号(62)时,在该可控的输出侧电流路径(35)上的1000伏电压脉冲不会导致该可控的输出侧电流路径(35)的导通。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耐压型接口电路(100),所述耐压型接口电路还具有第二电容器(C1,C7),所述第二电容器与所述达林顿电路(30)的第二晶体管(Q3,Q4)的控制极端相连,并且所述第二电容器被设计用于抑制在所述第二晶体管(Q3,Q4)的电流路径中的电流变化。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耐压型接口电路(100),其中,该达林顿电路(30)具有双极性晶体管(Q3,Q4),所述双极性晶体管具有至少500伏特、至少600伏或至少1000伏的集电极-发射极-耐压强度。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耐压型接口电路(100),其中,该达林顿电路(30)具有至少1500倍的电流放大倍数,从而在该达林顿电路(30)的导通状态下,在该可控的输出侧电流路径(35)中能够提供1mA~300mA的电流。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耐压型接口电路(100),所述耐压型接口电路还具有电流源(40),该电流源连接在第一整流器输出端(20c)和该达林顿电路(30)的控制极端(30a)之间,其中该电流源被设计用于限制该达林顿电路的控制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耐压型接口电路(100),所述耐压型接口电路还具有节点(70),该节点电连接在该电流源(40)、该达林顿电路(30)的该控制极端(30a)和用于限制电压的电路结构(5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耐压型接口电路(100),其中,该节点还与用于接收该控制信号(62)的光耦合器(Q5)相连,并且其中,该光耦合器(Q5)与该达林顿电路(30)的控制极端(30a)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耐压型接口电路(100),其中,该用于限制电压的电路结构(50)包括光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LED),该发光二极管被构造用于根据存在于该整流器输入端(20a,20b)的信号来激发该光耦合器的光电接收器。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之一所述的耐压型接口电路(100),其中,该电路结构(50)具有沿截止方向布置的齐纳二极管(Z3)。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耐压型接口电路(100),其中,该耐压型接口电路具有设于该整流器输入端(20a,20b)上游的滤波器(85),其中,该滤波器(85)被设计用于衰减到达该整流器输入端(20a,20b)的电压脉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多尼科两合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赤多尼科两合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15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