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后座的扶手用杯架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1248.0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9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金用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利富高韩国 |
主分类号: | B60N3/10 | 分类号: | B60N3/10;B60N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座 扶手 用杯架 托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后座的扶手用杯架托盘,更详细而言,设置于在后座选择性地展开或折叠而使用的扶手上的杯架托盘具备制动器,制动器限制杯架,使杯架在上述扶手折叠于后座的状态下不会突出,从而提高商品性和便利性。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便于车内乘坐人在汽车内部设置用于支撑乘坐人的手臂的扶手,在后排座位的后座中心设置有扶手,该扶手收放于座位内部,根据乘坐人的需求从上述座位突出而能够支撑手臂。
在设置于上述后座的扶手形成有用于提高就座于座位的乘客的便利性的杯架托盘及操作部等便利装置,从而在车室内部为乘坐人提供舒适。
而且,设置于上述后座的扶手通常在主体上部形成有用于收纳饰品等较小的携带品的保管箱和用于操作收音机、电视机等其他电器装置的控制部,并具备有能够向前方突出的杯架托盘。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但是,以前的向前方突出地安装的杯架托盘是以单按式制作而成,从而提高了便利性,但在握住扶手的末端使其收放于后座内部、及展开的过程中,存在会按到托盘的前面罩而产生误操作的缺点。
即,若在乘坐人收纳扶手的过程中因失误而按到前面罩,使收纳在托盘的杯架突出,则存在需要重新插入杯架再收纳扶手的不便。
因此,为了解除上述不便,在单按式托盘上配备了另外的锁定装置,但随着构成上述锁定装置的部件变得复杂,存在制作费用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现有的扶手用杯架托盘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汽车后座的扶手用杯架托盘,其利用轴支撑结合于托盘盖板上的制动器,使扶手在垂直状态防止杯架的单按动作,在水平状态下,制动器因自重而自动解除限制,从而通过单按压使杯架能够从托盘引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汽车后座的扶手用杯架托盘,其利用在托盘后方可旋转地轴结合的制动器,能够防止单按前面罩的误操作,从而简化了部件,并节俭了制作费用。
课题解决方案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托盘20安装设置于后座1扶手10,该托盘20包括杯架23,该杯架23通过按压配备在前面的罩22,通过单按与形成于主体后方的锁定部件21解除卡定而向前方突出,其中,在上述托盘20的盖板24插入轴支撑有制动器30,上述制动器30在盖板24和杯架23之间通过利用自重的旋转而转换位置,对杯架23的后退移动进行限制及解除。
而且,上述制动器30形成有与配备在盖板24后方的轴槽24b结合的转动轴31,且在转动轴31的中央突出形成有位于盖板24和杯架23之间的卡定片32,在该卡定片32的两侧向下部一体地成形有旋转摆33,在上述制动器30的转动轴31的上部突出成形有卡定突起34。
另外,在上述制动器30的旋转摆33上能够装卸结合地形成重量体33a。
发明效果
根据形成为这种结构的本发明,在扶手收纳于后座的内部的状态下,即使按压托盘的前面罩,杯架也不会被引出,只有在展开扶手的状态下,杯架由单按被引出,从而增加了对产品误操作的防止及便利性。
而且,由于制动器以一体成形,因此可以通过安装于托盘的简单的组装工序来防止杯架的引出,因此结构简单的同时又能够节俭制作费用,是非常有用的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杯架托盘设置于后座的扶手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随着扶手的旋转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制动器结合于杯架托盘的盖板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安装于本发明的杯架托盘的制动器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制动器位于杯架的后方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扶手被展开而成为能够引出杯架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如下地说明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构成和工作例。
本发明的汽车后座的扶手用杯架托盘如下,设置于在后座选择性地展开或折叠而使用的扶手上的杯架托盘具备制动器,制动器限制杯架,使杯架在上述扶手折叠于后座的状态下不会突出,从而提高商品性和便利性。
也就是说,如图1及图2所示,安装设置在后座1的扶手10的杯架托盘20具有如下结构,即、通过按压配备在主体前面的前面罩22,使收纳在托盘内部的杯架23按压形成于其后方的通常的锁定部件21,从而以单按解除卡定而向前方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利富高韩国,未经株式会社利富高韩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1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和利用具有高成形性的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的方法
- 下一篇:阳伞